良农手足胝,老贾不亲犁。
歉岁糠糟绝,高门犬马肥。
天心不宜咎,人理自谁尸。
安得悠悠者,来同予一悲。
良农手足胝,老贾不亲犁。
歉岁糠糟绝,高门犬马肥。
天心不宜咎,人理自谁尸。
安得悠悠者,来同予一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村凋敝的景象,通过对比展现了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诗人以沉郁的情感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良农手足胝,老贾不亲犁。” 这两句描写勤劳的农民因为长时间劳作而双手粗糙、脚上生疮,而富有的商人却远离泥土,不亲自耕耘。这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揭示,显示了生产者与剥削者的鲜明对比。
“歉岁糠糟绝,高门犬马肥。” 这两句写的是农民在困难的年份里连最基本的粮食都难以维持,而富贵之家却宠物如犬马养得很肥壮。这一对比强化了前两句的情感和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贫富悬殊的不满。
“天心不宜咎,人理自谁尸。” 这两句则转向哲学层面,似乎在说天道无情,不应责备,而真正的问题是人类社会的伦理何以沦丧。这表明诗人对现实的批判已经上升到对整个社会伦理的反思。
“安得悠悠者,来同予一悲。” 最后两句则是在寻求与自己有相同感受的人,共同哀叹这令人悲伤的世界。这里,“悠悠”可能指的是那些能够理解和共鸣的人,诗人渴望找到知音,以便一起对这个不公正的世界表示悲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强烈的情感和深刻的社会批判,展示了诗人对于底层人民的同情,以及对于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愤慨。
密雨作春社,袁山暂登临。
迎人多野花,对镜谐道心。
于以今日态,而开去年林。
平沙没浩荡,涨水相浮沈。
草绿湖万顷,峰青天一寻。
无情云自闲,此理吾难任。
故垒雉明玉,寒溪叠重岑。
朅来听流泉,可用资鸣琴。
新霁石磴滑,崩波马蹄肣。
不知日已暮,迂回树生阴。
归路尚修阻,时哉羡灵禽。
乔松产崇岳,托迹太高亢。
飘摇风雪场,蜷局蛟龙状。
干霄竟何事,劲节良独壮。
下有楸桐秀,远入烟霞望。
天意固有在,人情亦云妄。
苦乏柔苗荫,直傲清霜量。
居然嗟彼其,坐使出其上。
至哉文身子,三以天下让。
春风动乡情,灯火语夜阑。
遥闻流星递,铃响接悲酸。
愁人念世事,临食或忘餐。
我有无价珠,可以息争端。
致君昭代隆,坐使北顾宽。
何当内修治,迩服远自安。
呢呢儿女子,青蝇语喧繁。
长怀不尽忧,可若一笑欢。
有酒且强醉,莫等白露漫。
汾阳脱兜鍪,高祖溺儒冠。
此意讵未央,抱关乐卑官。
匡床足酣眠,红日出三竿。
眷言东瓯道,来归路曼曼。
非行徒尔为,寂默体用胖。
天地一大家,中庭树栾栾。
边头幕府文书省,功名之心灰似冷。
老去英雄髀生肉,功名之心死未足。
中原有土尚沦金,中原有民惟戴宋。
天开地辟会有日,竹头木屑宁无用。
男儿信命人见嗤,命轻于山重于丝。
未肯身同草木腐,径欲名与天壤期。
行藏我何有,交友勿复疑。
躬行即吾道,归求有馀师。
和气冲融自斟酌,荣枯不逐花开落。
物理天时信有终,云虽出岫终归壑。
未须高卧百尺楼,未须紧束春秋阁。
夫子适去还适来,无波古井生青苔。
我独不归何为哉,渴心已觉飞黄埃。
长鲸未骑且扪虱,不妨随意芬浮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