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花不受世间寒,得圣之清自可餐。
今日湖山人已朽,何如茅屋雪中看。
疏花不受世间寒,得圣之清自可餐。
今日湖山人已朽,何如茅屋雪中看。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次韵赵尉梅句(其二)》。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高洁品格的思想情操。
"疏花不受世间寒,得圣之清自可餐。" 这两句诗意在于疏散的花朵不受外界寒冷的侵袭,它们已经获得了圣洁的境界,可以直接享用这份纯净。这里的“疏花”象征着超脱尘世的高洁之物,“得圣之清自可餐”则表明诗人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洁净和满足。
"今日湖山人已朽,何如茅屋雪中看。" 这两句诗则描绘了一种归隐田园的生活状态。“今日湖山人已朽”意味着世间繁华如同枯萎之物,失去了昔日生机,“何如茅屋雪中看”则是提议到一种在茅屋中观赏雪景的生活情景,这里的“茅屋”代表的是简陋而宁静的居所。
整首诗通过对比世间喧嚣与自然之美,表达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寻求心灵净土的向往。
平昔云岑在怀抱,而今怀抱在云岑。
闻泉偶尔成诗句,班草相看坐木阴。
古鼎自然无俗韵,朱弦真是有遗音。
羊欣不肯踏城市,背郭江村独见寻。
和风冻雨上元后,断岸橘洲春水生。
村寺独归江路熟,竹篱谁系小舟横。
偶成诗句长哦罢,谩折梅花一嗅清。
想见连床成夜语,此篇先慰远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