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逢浐水,忽似到秦川。
借问朝天处,犹看落日边。
映沙晴漾漾,出涧夜溅溅。
欲寄西归恨,微波不可传。
征途逢浐水,忽似到秦川。
借问朝天处,犹看落日边。
映沙晴漾漾,出涧夜溅溅。
欲寄西归恨,微波不可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征途中遇见浐水时的情景,通过对比和联想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诗中的“征途逢浐水,忽似到秦川”两句,运用了借物起兴的手法,将远行途中偶遇的浐水与历史上著名的秦川相提并论,展现出诗人对遥远故土的思念之情。
“借问朝天处,犹看落日边”则透露出诗人的惆怅心绪,通过询问天边的方向,又不由自主地望向落日的所在,表现了他内心对家乡的渴望和留恋。
接下来的“映沙晴漾漾,出涧夜溅溅”两句,以浓墨重彩的笔触描绘了水光与山色的交融,以及清澈泉水在夜晚流动的情景。这里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颂,也暗含着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最后,“欲寄西归恨,微波不可传”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将自己对西方故乡的思念之情通过水波来传递,但终究因为波澜细小而无法实现这一愿望。这里“西归恨”不仅是对家乡的向往,更有着对逝去时光和未能达成心愿的无奈。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浐水为媒,通过景物描写和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思念,以及对于家乡无法言说的深沉情感。
浚河要溯源,种木当护根。
源窒流不畅,根伤叶不繁。
我读文达诗,慨然生愁烦。
以茶易外米,意在民食屯。
虽云通有无,彼利难具陈。
况乃减彼税,悬禁苦吾民。
我荒彼鼓舞,我丰彼逡巡。
价值贵贱间,操纵权在人。
何异教子弟,跬步限家门。
又不绝其交,奸徒滋攀援。
父兄年日迈,子弟智在昏。
一旦有不讳,人将倾我囷。
会须辟田亩,努力事耕耘。
岂容束手坐,终岁乞诸邻。
区区执政者,瞢腾我无论。
如何一代贤,亦复口津津。
阃言不外出,谁为达天阍。
生平爱种梅与兰,梅花易种兰花难。
相思万斛消不得,惟馀清梦萦湘干。
凉风蓦地送香气,美人容谷来姗姗。
一枝亲向胆瓶供,对之喜动双眉端。
名花本推国香香,赠花人更余相欢。
忆从古梅林下别,遥通音问惟青鸾。
芳踪相隔心不隔,贻我秋佩清芬攒。
见花如见玉人面,无言常向妆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