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台有名果,成之三千春。
当其未成时,凡品不足珍。
持以赠世人,涩口反见嗔。
白璧按剑起,青蝇止棘频。
圣人诫囊括,明哲贵保身。
云龙会有时,感应岂无因。
不惜知音寡,所惜不能琴。
玉台有名果,成之三千春。
当其未成时,凡品不足珍。
持以赠世人,涩口反见嗔。
白璧按剑起,青蝇止棘频。
圣人诫囊括,明哲贵保身。
云龙会有时,感应岂无因。
不惜知音寡,所惜不能琴。
这首诗名为《北都自严寄阳明子》,是明代学者湛若水的作品。诗中通过描述"玉台有名果"的形象,寓意着才华和品德如同珍贵的果实,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修炼才能成熟。在未成熟阶段,这些品质可能不被广泛认可,甚至会引起他人的误解或责难,如"涩口反见嗔",暗示了世人的短视和急功近利。
诗人进一步引用"白璧按剑起,青蝇止棘频",比喻高尚之人面对世俗的污浊,可能会有出离尘世的冲动,但明智者会选择保持清高,"圣人诫囊括,明哲贵保身",强调了智慧的人懂得保护自己,不轻易暴露锋芒。
最后两句"云龙会有时,感应岂无因",表达了诗人对时机和命运的理解,认为时机到来时,才华和德行自然会得到应有的认同,不必急于求成。而"不惜知音寡,所惜不能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知音稀少的淡然,更看重的是能否与志同道合的人共享琴瑟之乐,体现了其超脱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含哲理,展现出湛若水作为理学大家的修养和眼界。
昨朝相逢在狭路,死生一言不相顾。
今朝相逢都市中,挥鞭掉首去若风。
朱家剧孟世罕有,敦盘三物俱成空。
夫君慷慨燕南客,珠袍锦带何翕赫。
床头莫邪中夜鸣,睥睨泰山轻一掷。
相逢不语心自知,倾盖已作千秋期。
荆卿不得鲁句践,易水衣冠徒尔为。
我过朱圉山,山势何缥缈。
丹崖卧横纹,十里行未了。
寒路风沙集,冰溪清渭绕。
鸡犬叫云中,人家出树杪。
天寒烟不上,道险壑方窈。
移神探古迹,流目瞩去鸟。
海内多战斗,河西尚征剿。
苦为行迟迟,半是忧悄悄。
云开西倾青,日出伏羌晓。
问奇怀胼胝,寻幽披萝茑。
因爱山中静,人世多纷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