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龙磴道切昭回,建凤旗门绕帝台。
七叶仙蓂依月吐,千株御柳拂烟开。
初年竞贴宜春胜,长命先浮献寿杯。
是日皇灵知窃幸,群心就捧大明来。
疏龙磴道切昭回,建凤旗门绕帝台。
七叶仙蓂依月吐,千株御柳拂烟开。
初年竞贴宜春胜,长命先浮献寿杯。
是日皇灵知窃幸,群心就捧大明来。
此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场景,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皇家建筑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皇帝恩泽与盛世的繁华。疏龙磴道切昭回,建凤旗门绕帝台,这两句诗设置了宏伟壮丽的背景,疏龙磴可能指的是通往宫殿的小路,切割着昭阳的光辉;而建凤旗门则是皇家建筑的标志,与帝台相连,显示出皇权的威严与辉煌。
接下来的七叶仙蓂依月吐,千株御柳拂烟开,更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工环境的和谐共存。七叶仙蓂可能是指一种神奇的植物,而它能够在夜晚吐露光芒,与明亮的月光相呼应;而千株御柳则轻拂着晨雾,展现了生机与繁盛。
初年竞贴宜春胜,长命先浮献寿杯,这两句诗表达了宴会上的喜悦和祝福之情。初年可能指的是新的一年或刚开始的时光,人们在这个时候竞相悬挂着春日的装饰,以示吉祥;而长命则是对皇帝长寿的祈愿,先浮献上寿杯,是臣子们对于皇帝健康长寿的祝福。
最后一句“是日皇灵知窃幸,群心就捧大明来”表达了人们对于皇恩的感激和对盛世的向往。皇灵在此被赋予了神圣的智慧,能够洞察臣民的心思;而群心所共戴之物,即是“大明”,象征着光明、正义与和平的时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宫廷生活及宴会氛围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皇帝恩泽与盛世的颂扬,展示了诗人对于那一时期社会稳定与文化繁荣的一种美好憧憬。
五年在梦中,未得山入眼。今朝忽惊觉,对此高?嵼。
数峰石戴土,翠色耀近远。
长松约万株,重叠倚云阪。
希文留祠宇,门外春水满。
石桥缘曲折,小阁昔止辇。
老树俨侍臣,离立根抱藓。
盂泉声掩抑,踟蹰红将陨。
徘徊各无语,望古空一泫。
九原谁与归,高义仰天篆。
适从何来如有亡,坐定追省尝此堂。
瘿公为我道前辈,谛视斋榜增悽伤。
京曹风味略似旧,城南啸咏饶锋铓。
戊庚以来几陵谷,诸子何恋能徜徉。
春非我春人非人,莫及国论相否臧。
九衢东风塞荆棘,铜驼索靖徒慨慷。
我朝二百年,未尝用闽士。
闽人入军机,有之自公始。
公虽负清望,峭直素难比。
特擢由圣明,此外更何恃。
孤立固甚危,诡随亦吾耻。
愿先收人心,以此立宗旨。
用人与行政,切忌犯不韪。
但令识轻重,缓急差可倚。
亦莫太矫激,徐徐布条理。
朋党兆已萌,勿使祸再起。
时艰至此极,任重宁足喜。
连宵语月下,含意深无底。
惟将忧国涕,珍重付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