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苍厓,扶藓磴,一径入幽窈。
绝壑云深,翠色带风筱。
可能呼起冬心,倩他古笔,写出这寺门残照。
世缘少,待将结伴诛茅,乾坤一亭小。
人哭人歌,甘向此中老。
似闻鹤语空山,忍寒餐雪,总不向、红尘飞到。
步苍厓,扶藓磴,一径入幽窈。
绝壑云深,翠色带风筱。
可能呼起冬心,倩他古笔,写出这寺门残照。
世缘少,待将结伴诛茅,乾坤一亭小。
人哭人歌,甘向此中老。
似闻鹤语空山,忍寒餐雪,总不向、红尘飞到。
这首《祝英台近》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吕惠如所作,描绘了一幅幽静深远的山林景象,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开篇“步苍厓,扶藓磴”,以行者的视角,踏着青苔覆盖的石阶,步入幽深的山林之中,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接着,“一径入幽窈”进一步强调了路径的隐秘与深远,仿佛引领读者深入一个未知的世界。
“绝壑云深,翠色带风筱”两句,通过“绝壑”、“云深”、“翠色”和“风筱”的描绘,展现了山林的壮丽与生机,云雾缭绕的山谷与郁郁葱葱的竹林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可能呼起冬心,倩他古笔,写出这寺门残照。”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想象着能够唤起古代文人的心灵,用古老的笔墨描绘出寺庙门前夕阳余晖的景象,既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世缘少,待将结伴诛茅,乾坤一亭小。”诗人渴望远离尘世的纷扰,与朋友一起在山中建屋定居,享受与天地同在的宁静生活,体现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人哭人歌,甘向此中老。”这两句描绘了人们在这里既有悲伤也有欢笑,却都甘愿在此终老,表现了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和归属感。
最后,“似闻鹤语空山,忍寒餐雪,总不向、红尘飞到。”诗人似乎听到了山中鹤鸣,它们不为尘世所扰,宁愿忍受严寒与饥饿,也不愿飞往繁华的世俗世界,表达了对自由与纯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某种反思。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