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雪冻乾坤,黄云昼景昏。
宿酲犹恋酒,静卧亦开门。
乌鹊时时语,松篁处处翻。
问知淮水冻,不复渡头喧。
朔雪冻乾坤,黄云昼景昏。
宿酲犹恋酒,静卧亦开门。
乌鹊时时语,松篁处处翻。
问知淮水冻,不复渡头喧。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天地间一片银装素裹的景象,透露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首句“朔雪冻乾坤”以“朔雪”点明了季节和天气特征,用“冻”字形象地表现出了雪的寒冷与威力,将整个世界都覆盖在了一片冰寒之中。“黄云昼景昏”则通过“黄云”与“昼景昏”的对比,突出了雪后天色的阴沉与昏暗,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接着,“宿酲犹恋酒,静卧亦开门”两句,诗人以自己的状态来映射外界环境,表达了在如此寒冷的天气里,人们或因宿醉未醒,或选择静卧以避寒,门也仿佛不愿开启,表现出一种与世隔绝的孤独感。同时,这两句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状态,可能是对现实的逃避或是对某种事物的留恋。
“乌鹊时时语,松篁处处翻”两句,通过乌鹊的叫声和松竹的摇曳,打破了前文营造的寂静,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乌鹊的“时时语”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而松竹的“处处翻”则展现了它们在风雪中的坚韧与顽强,这种对比给人以希望与力量。
最后,“问知淮水冻,不复渡头喧”两句,诗人通过询问得知淮水也已结冰,不再有渡口的喧闹声,进一步强化了雪后环境的寂静与冷清。这一方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另一方面也隐含着对社会生活状态的反思,或许是在暗示人们在极端天气下生活的不便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后景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深刻观察与思考。
空山雪满,又携筇吟绕,疏烟笼岸。
不似梨花,几度东风怕吹散。
环佩湘妃迹杳,思洛浦、梦魂飞见。
倩醉墨、写影生绡,篱落水清浅。殊羡。渐春转。
试翠禽一声,酒醒人远。残冰流涧。
一种诗情苦清怨。
寂寂巡檐索笑,怎未许、小红轻换。
只夜静、听鹤唳,一声天半。
寄居宛似漂沦叶,陈迹团团踏鸿雪。
眼明喜见笠屐图,为公上寿心快绝。
公昔磨蠍坐命宫,海外归来备摧折。
富贵真成春梦婆,赢得千秋名不灭。
灯前礼毕各展志,锋发妍谭如电掣。
欲作新诗恐公笑,退写画图辉眼缬。
坐中彼此皆倾盖,曾慕锦囊多玉屑。
鲈鱼膰肉共欢娱,颓倒玉山醉飘瞥。
今朝畅叙乐无涯,且附群公呈巷说。
试为即景拜苏图,执笔深宵寒似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