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轲本吾师,辅世游齐梁。
谈辞霏玉屑,旷荡仁义场。
一言已有馀,千言犹未央。
借问此何为,杨墨充四方。
邪说塞皇猷,诐行成梯航。
禽兽食人肉,世道两以丧。
君子心不忍,齿舌流否臧。
为道立赤帜,照灼日月光。
是非以析然,邪伪安所藏。
多言鬼所嫉,无言安能详。
孟轲本吾师,辅世游齐梁。
谈辞霏玉屑,旷荡仁义场。
一言已有馀,千言犹未央。
借问此何为,杨墨充四方。
邪说塞皇猷,诐行成梯航。
禽兽食人肉,世道两以丧。
君子心不忍,齿舌流否臧。
为道立赤帜,照灼日月光。
是非以析然,邪伪安所藏。
多言鬼所嫉,无言安能详。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沈鍊的《咏怀三十首》之二十八,通过对比孟子的教诲与当时社会的道德沦丧,表达了对正道的坚守和对邪说的批判。
首句“孟轲本吾师,辅世游齐梁”,将孟子视为道德导师,他在齐梁之间游历,传播仁义之道。接着,“谈辞霏玉屑,旷荡仁义场”描绘了孟子言论的高洁与广泛影响,如同玉屑般珍贵而细腻,覆盖了整个仁义的领域。
“一言已有馀,千言犹未央”则强调了孟子话语的力量,即使简短的一句话也足以令人深思,而长篇大论更是不绝于耳。这反映了孟子思想的深刻性和持久影响力。
“借问此何为,杨墨充四方”转折至现实,指出在当时,杨朱和墨子的非儒家学说充斥四方,暗示了社会道德观念的混乱。接着,“邪说塞皇猷,诐行成梯航”进一步揭示了邪说对国家治理和人们行为的侵蚀,比喻为堵塞道路的邪说和引导人们走向错误路径的偏执行为。
“禽兽食人肉,世道两以丧”形象地描述了道德沦丧的社会现状,将人性的堕落比作禽兽的行为,暗示了社会秩序的崩溃。随后,“君子心不忍,齿舌流否臧”表达了君子对于这种现象的痛心疾首,他们无法忍受道德的败坏,用言语表达谴责。
“为道立赤帜,照灼日月光”表明了诗人自己或像孟子一样的君子,决心树立道德旗帜,照亮黑暗,如同日月之光,给予人们指引。接下来,“是非以析然,邪伪安所藏”强调了分辨真伪的重要性,邪说和伪善无处遁形。
最后,“多言鬼所嫉,无言安能详”表达了对言辞力量的敬畏,同时也暗示了在道德沦丧的时代,保持沉默可能意味着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孟子的教诲与现实社会的道德状况,表达了对正道的坚守和对邪说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对社会道德问题的深切关注和思考。
香迎晓白。看烟佩霞绡,弄妆金谷。
倦倚画阑,无语情深娇足。
云拥瑶房翠暖,绣帐卷、东风倾国。
半捻愁红,念旧游、凝伫兰翘,瑞鸾低舞庭绿。
犹想沈香亭北。人醉里,芳笔曾题新曲。
自剪露痕,移取春归华屋。
丝障银屏静掩,悄未许、莺窥蝶宿。
绛蜡良宵,酒半阑、重绕鸳机,醉靥争妍红玉。
六桥春浪暖,涨桃雨、鳜初肥。
正短棹轻蓑,牵筒荇带,萦网莼丝。依稀。
岸红溯远,漾仙舟、误入武陵溪。
何处金刀脍玉,画船傍柳频催。芳堤。渐满斜晖。
舟叶乱、浪花飞。听暮榔声合,鸥沈暗渚,鹭起烟矶。
忘机。夜深浪静,任烟寒、自载月明归。
三十六鳞过却,素笺不寄相思。
蝉咽凉柯,燕飞尘幕,漏阁签声时度。
倦脱纶巾,困便湘竹,桐阴半侵朱户。
向抱影凝情处。时闻打窗雨。耿无语。
叹文园、近来多病,情绪懒,尊酒易成间阻。
缥缈玉京人,想依然、京兆眉妩。
翠幕深中,对徽容、空在纨素。
待花前月下,见了不教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