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苍官鬓发青,回风披拂自悲鸣。
不容逐客多归梦,故作江湖波浪声。
岁晚苍官鬓发青,回风披拂自悲鸣。
不容逐客多归梦,故作江湖波浪声。
这首诗描绘了岁末时节,松树在风中摇曳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深沉的情感交织。
“岁晚苍官鬓发青”,岁末之时,松树如同年迈的官员,虽鬓发斑白,却依然挺立,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岁月的痕迹。这里将松树拟人化,赋予其生命情感,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气度。
“回风披拂自悲鸣”,随着回旋的风,松树轻轻摇摆,发出低沉的鸣响。这里的“悲鸣”并非哀伤之意,而是松树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与自我表达,它在风中舞动,既是自然之美的展现,也是生命力量的体现。
“不容逐客多归梦”,诗人借松树之口,表达了对被驱逐者的同情与关怀。这里的“逐客”不仅指现实中的人,也暗喻了诗人自己或所有被命运驱使、远离家乡之人的心境。松树似乎在说,即使身处异乡,也不应忘记归家的路,心中总有一份温暖的期盼。
“故作江湖波浪声”,为了安慰那些漂泊在外的人,松树故意模仿江湖波涛的声音,试图唤起他们对故乡的思念,激发起归家的渴望。这一句充满了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对人类情感的深刻洞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松树的形象,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壮美,又寄托了诗人对人生、对家园的深切思考和美好祝愿。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