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德与天同,封峦欲报功。
诏书期日下,灵感应时通。
触石云呈瑞,含花雪告丰。
积如沙照月,散似面从风。
舞集仙台上,歌流帝乐中。
遥知百神喜,洒路待行宫。
圣德与天同,封峦欲报功。
诏书期日下,灵感应时通。
触石云呈瑞,含花雪告丰。
积如沙照月,散似面从风。
舞集仙台上,歌流帝乐中。
遥知百神喜,洒路待行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说的作品,名为《奉和圣制喜雪应制》。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辽阔,充分展示了作者的才华和对皇帝圣德的颂扬。
“圣德与天同”一句直接点出了主题,即皇上的德行如同天道一般高远无比。这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手法,用来表达对君主的尊崇之情。
接下来的“封峦欲报功,诏书期日下”,则描绘了一种祥瑞降临的情景。皇上的圣旨(诏书)如同天赐之恩,在特定的吉日降临,这是古代常见的吉兆之一,也表明了皇权的神圣不可违抗。
“灵感应时通”则进一步强化了上述观点,意味着皇上的旨意不仅及时,而且具有超自然的灵性,能够与天地沟通。
紧接着,“触石云呈瑞,含花雪告丰”的描写,更是将这份祥瑞具体形象化。触动石头而生云,云中显现吉兆;花瓣状的雪花预示着年岁的丰收,这都是古代常见的瑞征。
“积如沙照月,散似面从风”则是对上述祥瑞景象的进一步描绘。积累如同细沙的瑞物在月光下闪耀,散布如同轻纱的祥瑞随着风飘逸,这些都是诗人丰富想象力的产物。
“舞集仙台上,歌流帝乐中”则是对皇宫内外欢庆氛围的一种描绘。仙台在这里指代皇宫,而舞蹈和歌谣则代表着一种喜悦的庆典气氛,帝乐更是皇家的象征。
“遥知百神喜,洒路待行宫”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场祥瑞降临所引发的一系列庆祝活动的期待。百神之喜暗示了天地万物都在共享这一喜悦,而洒扫道路、准备皇上的行宫则是实际行动的展现。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祥瑞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皇帝圣德的赞颂之情,以及对祥瑞降临这一吉兆所引发的喜悦与庆祝。
幕府初官愧不才,琳宫朝拜获参陪。
篮舆去踏搀先雪,蓬鬓归衔最后杯。
禹穴地幽寒未歇,尧天日近暖先回。
年年元日身为客,孤负吾庐溪上梅。
太白徉狂喜杯酒,元龙豪气耻求亩。
挥毫烂吐风月篇,济世高谈霸王口。
古人可作谁与归,白也吾师登可友。
万言窗下杯水冷,百尺楼头鼻声吼。
丈夫未遇聊尔耳,肯向权门思炙手。
净扫一室安吾贫,昼阅诗书夜星斗。
休论生天与作佛,灵运甘居丈人后。
吾侪慎分慕富贵,鸣鼓定须攻冉有。
但愿相从文字乐,交情合向穷中厚。
倚看前席坐间人,平步登瀛参二九。
无功懒仕由堪酒,故向东皋事田亩。
自惭耕稼非老农,岁入何曾给糊口。
通功易事愧无术,谩辟书斋会乡友。
出技惭如鼯鼠穷,说法强为师子吼。
交游渐觉不在眼,老拙自知当缩手。
陈生慷慨真可人,文似良金胆如斗。
论交何止十年前,耐久遥期十年后。
把酒殷勤问黄菊,十年故旧宁多有。
士穷要使节义敦,不见韩公称子厚。
北窗捉笔书恶诗,醉中戏赠陈三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