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言笑,天上谁欢聚。河汉涵秋静无暑。
望丹霄杳杳,云幄俄开,缘会远,空引时情万缕。
彩楼人送目,今夕无双,巧在灵丝暗相许。
爽气御西风,众乐难寻,乘槎看、鹊桥初度。
过几刻良时、早已分飞,向月下何辞,十分芳醑。
世间言笑,天上谁欢聚。河汉涵秋静无暑。
望丹霄杳杳,云幄俄开,缘会远,空引时情万缕。
彩楼人送目,今夕无双,巧在灵丝暗相许。
爽气御西风,众乐难寻,乘槎看、鹊桥初度。
过几刻良时、早已分飞,向月下何辞,十分芳醑。
这首宋词《洞仙歌·其三》七夕,是宋代词人黄裳的作品。它以七夕(又称乞巧节)为背景,描绘了人间与天上的欢聚想象。词中通过描绘银河含秋的宁静夜晚,以及对遥远天宫的仰望,展现了节日的神秘与浪漫气氛。
"世间言笑,天上谁欢聚",开篇即设问,引发读者对天上神仙生活的遐想。接着写到银河宁静无暑,暗示着人间与仙境的对比。"望丹霄杳杳,云幄俄开",描绘出天宫云门乍现的景象,流露出对仙人聚会的好奇与向往。
"缘会远,空引时情万缕",表达了词人对人间情感的共鸣,即使无法亲身参与,也感受到那份牵动人心的情感。"彩楼人送目",描绘了人间女子对牛郎织女的瞩目,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期待。
"巧在灵丝暗相许",暗指织女与牛郎的缘分,巧妙地编织在神秘的丝线中。"爽气御西风,众乐难寻",借西风和音乐象征节日的欢乐,但又难以触及,增添了神秘感。
"乘槎看、鹊桥初度",词人想象自己乘舟穿越天河,见证牛郎织女的相会,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神话色彩。"过几刻良时、早已分飞",预示着相聚短暂,令人惋惜。最后以"向月下何辞,十分芳醑"收尾,表达词人对这份美好情感的深深留恋和祝福。
总的来说,黄裳的这首词以七夕为载体,融合了人间与仙境的想象,既有节日的热闹,又有情感的细腻,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乱峰叠嶂高接天,苍树白云断复连。
岩磴盘回到深谷,茂林喷沫飞寒泉。
泉甘土肥乃佳处,自昔何人此中住。
愿也独忘名利情,巾车裋褐随烟雾。
列壑可樵溪可渔,石田种树兼著书。
陆海风波险不及,夜窗梦与巢由居。
鸿飞冥冥弋何慕,世人少有知其故。
桃源遐躅岂为仙,盘谷只今谁问路。
园林对芳菊,慊慊增别怀。
游人在远路,欢燕不得偕。
俯听蝼蛄鸣,仰视鸿雁飞。
气候忽复易,敛衽起裴徊。
寓形一世间,离合固难齐。
清尊沈绿醑,采芳欲遗谁。
叩门有远客,言从海上来。
赠以瑶华音,谕以长相思。
相思两意然,杳杳各天涯。
嘉会良有日,崇德以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