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古帝畿,崔嵬据汾左。
东环太行趋,北负恒山坐。
幽泉迸雷出,奇峰挟云堕。
百物饶姿容,名花献千朵。
庙食当山阿,重门奠磊砢。
像设犹古先,冠裳蒙堀堁。
春雪覆松杉,堂基对蓬颗。
主守各散亡,空室无一锁。
五镇称副岳,亦能降淫祸。
岂忘帝王朝,时陟高山堕。
黍稷既非馨,趋将况云惰。
神人一失职,庶事交丛脞。
有寺号兴唐,近在祠东埵。昔日义旗来,列宿纷㫊?。
更念七雄时,晋卿特么么。
茫然二节竹,刻期兆犹果。
宝命何迩封,四荒无不可。
再拜霍山神,惟神实知我。
霍山古帝畿,崔嵬据汾左。
东环太行趋,北负恒山坐。
幽泉迸雷出,奇峰挟云堕。
百物饶姿容,名花献千朵。
庙食当山阿,重门奠磊砢。
像设犹古先,冠裳蒙堀堁。
春雪覆松杉,堂基对蓬颗。
主守各散亡,空室无一锁。
五镇称副岳,亦能降淫祸。
岂忘帝王朝,时陟高山堕。
黍稷既非馨,趋将况云惰。
神人一失职,庶事交丛脞。
有寺号兴唐,近在祠东埵。昔日义旗来,列宿纷㫊?。
更念七雄时,晋卿特么么。
茫然二节竹,刻期兆犹果。
宝命何迩封,四荒无不可。
再拜霍山神,惟神实知我。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题为《霍山》。诗中描绘了霍山的壮丽景色和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帝王及其功业的追思与感慨。
首句“霍山古帝畿”,点明霍山曾是古代帝王的领地,奠定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接着“崔嵬据汾左”、“东环太行趋,北负恒山坐”等句,生动描绘了霍山的地理位置和周围山脉的环绕,展现出其险峻与壮观。
“幽泉迸雷出,奇峰挟云堕”两句,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霍山自然景观的雄伟与神秘。“百物饶姿容,名花献千朵”则赞美了霍山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美丽的花卉,赋予了山林以生机与活力。
“庙食当山阿,重门奠磊砢”描绘了山间庙宇的庄严与宏伟,以及门前石阶的崎岖不平,体现了人们对古代神灵的敬畏与崇拜。接下来的“像设犹古先,冠裳蒙堀堁”则通过庙内塑像和服饰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传承与文化的积淀。
“春雪覆松杉,堂基对蓬颗”描绘了四季变换中的霍山景象,春雪覆盖着松杉,堂基旁长满蓬草,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而“主守各散亡,空室无一锁”则通过庙宇的荒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更迭的感慨。
“五镇称副岳,亦能降淫祸”一句,借霍山的地位与功能,暗示其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同时也隐含了对权力与灾难关系的思考。接下来的“岂忘帝王朝,时陟高山堕”表达了对古代帝王及其统治的怀念与反思,以及对历史进程的深刻理解。
“黍稷既非馨,趋将况云惰”通过对比古代祭祀的虔诚与现代的疏懒,表达了对道德与责任的重视。最后,“神人一失职,庶事交丛脞”指出神灵与人的职责一旦缺失,社会事务就会陷入混乱,强调了个人与社会的责任感。
“有寺号兴唐,近在祠东埵”提到了附近的寺庙,与前文的庙宇形成呼应,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场景。接下来的“昔日义旗来,列宿纷㫊”通过历史事件的描述,展现了古代英雄的壮举与辉煌。
“更念七雄时,晋卿特么么”则回顾了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的历史,以及晋国卿大夫的特殊地位,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思考。
“茫然二节竹,刻期兆犹果”通过象征性的描述,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最后,“宝命何迩封,四荒无不可”表达了对权力与疆域的思考,以及对统一与和平的向往。
“再拜霍山神,惟神实知我”作为全诗的结束,表达了诗人对霍山神灵的敬仰与祈愿,以及对自己内心情感的坦露。
整首诗通过对霍山自然景观、历史遗迹和人文情怀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自然观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莎草遍桐阴,桐花满莎落。
盖覆相团圆,可怜无厚薄。
昔岁幽院中,深堂下帘幕。
同在后门前,因论花好恶。
君誇沈檀样,云是指撝作。
暗澹灭紫花,句连蹙金萼。
都绣六七枝,斗成双孔雀。
尾上稠叠花,又将金解络。
我爱看不已,君烦睡先著。
我作绣桐诗,系君裙带著。
别来苦修道,此意都萧索。
今日竟相牵,思量偶然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