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夹港下,漕渠溢春水。
水边两翁仲,阅人亦多矣。
其中郁佳城,寂寞向千祀。
冈峦失故态,草木罹新燬。
缅想窀穸初,鸣笳汎清汜。
送车数千两,夹道陈簠簋。
岁月迅不留,嗟嗟遽如此。
因知人间世,变化倏忽耳。
金箱贮茂陵,籧篨槃石子。
贵贱虽不侔,腐坏略相似。
踟蹰复踟蹰,蒙庄信达士。
扁舟夹港下,漕渠溢春水。
水边两翁仲,阅人亦多矣。
其中郁佳城,寂寞向千祀。
冈峦失故态,草木罹新燬。
缅想窀穸初,鸣笳汎清汜。
送车数千两,夹道陈簠簋。
岁月迅不留,嗟嗟遽如此。
因知人间世,变化倏忽耳。
金箱贮茂陵,籧篨槃石子。
贵贱虽不侔,腐坏略相似。
踟蹰复踟蹰,蒙庄信达士。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沿河而下,沿途所见的春水与古迹,以及对时间流逝和世间万物变化的感慨。
首句“扁舟夹港下,漕渠溢春水”描绘了诗人乘坐小船在河港中前行,漕渠中春水满溢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水边两翁仲,阅人亦多矣”描述了水边的两尊石像,见证了无数人的生老病死,象征着时间的永恒与历史的沉淀。
“其中郁佳城,寂寞向千祀”进一步描绘了佳城(古代贵族的墓地)的荒凉与寂静,历经千年,依旧保持着其庄严与神秘。接下来,“冈峦失故态,草木罹新燬”则表现了自然景观的变化,山峦失去了原有的风貌,草木遭受了新的摧残,暗示了自然界也在不断变迁。
“缅想窀穸初,鸣笳汎清汜”通过回忆墓地初建时的场景,如音乐悠扬、船只泛波,展现了葬礼的庄重与哀伤。然而,“送车数千两,夹道陈簠簋”描绘了送葬队伍的庞大与仪式的隆重,体现了古人对死亡的重视。
“岁月迅不留,嗟嗟遽如此”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物是人非的感慨。接着,“因知人间世,变化倏忽耳”点明了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最后,“金箱贮茂陵,籧篨槃石子”以金箱与竹筐对比,强调了富贵与贫贱虽然不同,但最终都难逃腐朽的命运。“贵贱虽不侔,腐坏略相似”深化了这一主题,指出无论身份高低,最终都将归于尘土。
“踟蹰复踟蹰,蒙庄信达士”以诗人反复徘徊的动作,表达了对人生的深思与对庄子哲学的认同,即面对生死与变化,保持豁达与超脱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遗迹和人生哲理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变化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宇宙与人生奥秘的探索与感悟。
溯江风帆平,指日陟滕阁。
回首石城隅,离筵便成昨。
识君馀十年,浑不露锋锷。
其外每訚訚,而内加榆约。
岂惟铨司良,家食心倾藿。
兹当参藩初,胡可寻常度。
夏侯饱经术,训诰精噩噩。
彼俗楚乃佻,犹未殷民恶。
胸蟠保釐说,炳若青与雘。
以之著行事,铺张自宏廓。
善治减征徭,好古访沦落。
堂堂瑚琏姿,终焉清庙托。
况今不次徵,方面迹联络。
舍此来群疑,谓未堪盘错。
薇花映官僚,寅恭相画诺。
同急苍生忧,同后天下乐。
吾衰一系匏,念及书频作。
毋令金玉音,慰我门罗雀。
强颜滞周南,宦情已秋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