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无主复如水,遇曲逢直无彼此。
净秽两处不生心,壅决何曾有二意。
四大无主复如水,遇曲逢直无彼此。
净秽两处不生心,壅决何曾有二意。
这首诗名为《四大无主偈》,出自唐代高僧本净之手。诗中所表达的,是一种超脱世俗、归于自然的禅意。
"四大无主复如水,遇曲逢直无彼此。"
这两句以水喻四大(即地、水、火、风),强调了万物皆无主宰,一切现象如流水般变化,无论是曲折还是直行,都没有固定的自我与他我的区分。
"净秽两处不生心,壅决何曾有二意。"
后两句则进一步阐释了对万物的超然态度。在清净和污秽之间,不应产生分别之心;在阻塞和通畅之间,也从未有过第二种意念。这是禅宗中常见的观点,强调对世间一切现象保持平等心,不起分别。
整首诗通过水的比喻,传达了禅宗对于万物无我、平等一视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