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馀年乐育恩,晚从科目得斯人。
崎岖岭海期年国,零落毡毛万死身。
诸葛未亡犹有汉,包胥欲泣更无秦。
挑灯慷慨歌梁甫,鬓发萧森啜鬼神。
三百馀年乐育恩,晚从科目得斯人。
崎岖岭海期年国,零落毡毛万死身。
诸葛未亡犹有汉,包胥欲泣更无秦。
挑灯慷慨歌梁甫,鬓发萧森啜鬼神。
此诗《读文山集》由元代诗人黄诚性所作,通过对文天祥的生平与作品的阅读,表达了对这位南宋忠臣的深切敬仰与感慨。
首句“三百馀年乐育恩”,赞美了文天祥在宋朝三百余年的教育与培养中,得以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才。接着“晚从科目得斯人”则点明文天祥通过科举考试脱颖而出,成为国家的精英。
“崎岖岭海期年国,零落毡毛万死身”两句描绘了文天祥在南宋末年,面对外敌入侵,为保家卫国,不畏艰险,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却遭遇不幸的命运。这里以“崎岖岭海”形容路途的艰难,“零落毡毛”象征个人的困顿与牺牲,“万死身”则强调了他所面临的生死考验。
“诸葛未亡犹有汉,包胥欲泣更无秦”运用典故,将文天祥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和春秋时期的申包胥相提并论,表达了对文天祥忠诚与勇气的赞誉。诸葛亮虽未亡而有汉室之存,申包胥欲哭无泪,表达出对文天祥命运的同情与哀叹。
最后,“挑灯慷慨歌梁甫,鬓发萧森啜鬼神”描绘了文天祥在困境中仍能保持慷慨激昂的精神状态,即使鬓发斑白,也依然坚守信念,仿佛能与天地间的鬼神对话,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与不屈不挠的斗志。
整首诗通过对文天祥生平事迹的回顾与情感的抒发,不仅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也传递了对忠诚、勇敢与坚持信念的深刻思考。
男儿坎轲徒搔首,入市脱衣且沽酒。
行路难,权门慎勿干,平人争路相摧残。
春秋四气更回换,人事何须再三叹。
君不见雀为鸽,鹰为鸠,东海成田谷为岸。
负薪客,归去来。
龟反顾,鹤裴回,黄河岸上起尘埃。
相逢未相识,何用强相猜。
行路难,故山应不改,茅舍汉中在。
白酒杯中聊一歌,苍蝇苍蝇奈尔何。
屈宋英声今止已,江山继嗣多才子。
作者于今尽相似,聚宴王家其乐矣。
共赋新诗发宫徵,书于屋壁彰厥美。
宠至乃不惊,罪及非无由。
奔迸历畏途,缅邈赴偏陬。
牧此凋弊甿,属当赋敛秋。
夙兴谅无补,旬暇焉敢休。
前日怀友生,独登城上楼。
迢迢西北望,远思不可收。
今日车骑来,旷然销人忧。
晨迎东斋饭,晚度南溪游。
以我碧流水,泊君青翰舟。
莫将迁客程,不为胜境留。
飞札谢三守,斯篇希见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