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未见花,今年归非早。
留花若相待,寒雨兼可恼。
残妆偶映日,一顾殊草草。
雨中已堪怜,放晴花又老。
傍檐复临池,二株稍娟好。
因寒却成瘦,含艳奈微缟。
盛时嗟非盛,坠片忍遽扫。
去年未见花,今年归非早。
留花若相待,寒雨兼可恼。
残妆偶映日,一顾殊草草。
雨中已堪怜,放晴花又老。
傍檐复临池,二株稍娟好。
因寒却成瘦,含艳奈微缟。
盛时嗟非盛,坠片忍遽扫。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年的诗人郑孝胥所作的《杂诗(其一)》。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花开花落的感慨。去年未能欣赏到花朵,今年回来又觉得时间不早,似乎错过了花期。他想象如果花朵还在等待他的归来,那连绵的寒雨就显得更加烦扰。残存的花朵在阳光下勉强映照,而匆匆一瞥间,花容已不再饱满。
雨中的花朵更显可怜,即使雨过天晴,花朵也已憔悴。诗人走近檐下和池边的两株花树,发现它们虽然娇美,却因为寒冷而显得瘦削,花瓣虽艳丽却带着微微的苍白。诗人惋惜,美好的时光并未真正盛开,凋零的花瓣让他不忍心立即清扫。
整首诗通过花的兴衰,寓言人生的无常与短暂,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