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偶出郭,斜阳带远村。
雪松含腊意,沙水动春痕。
岁暮偶出郭,斜阳带远村。
雪松含腊意,沙水动春痕。
这首诗描绘的是冬季傍晚时分诗人走出城郭的所见所感。"岁暮"点明了时间是在年终岁末,"偶出郭"表达了诗人并非特意出行,而是偶然间离开城市。"斜阳带远村",通过夕阳映照远处村落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气氛。
"雪松含腊意",这里的"腊意"可能指的是腊月的气息,也可能暗指雪松在严冬中依然挺立,透露出坚韧不屈的精神,给人以寒冬中的一抹生机。"沙水动春痕",则是说即使地面覆盖着冰雪,但流水的声音和动态似乎已经预示着春天即将来临,透露出一丝春天的痕迹。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冬季与春季转换之际的微妙变化,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和对季节更替的感慨,体现了宋人崇尚自然、寄情山水的诗风。
凌云一笑见桃花,三十年来始到家。
从此春风春雨後,乱随流水到天涯。
千峰映碧湘,真叟此中藏,饭不著石吃,眉应似发长。
枫梩搘酒瓮,鸐风落琴床。
强效忘机者,斯人尚未忘。
万里莓苔地,不见驱驰踪。
唯开文字窗,时写日月容。
竹韵漫萧屑,草花徒织茸。
披霜入众木,独自识青松
萧寺吟双竹,秋醪荐二螯。
破尘归骑速,横日雁行高。
烂肠五斗对狱吏,白发千丈渥沧浪。
却来献纳云台表,小山桂枝不相忘。
百遇毒而成医,九折臂而信道。
慈子而长人之幼,爱亲而寿人之老。
盖尝饮长桑之丸,而得耆域之草。
此天地之仁气也,而席子以游方之内。
知万化之如今,忘一世之遗我。
临流渥足,脱帽箕坐。
寄槁竹以孤唳,哂秋叶之惊堕。
此天地之义气也,而席子以游方之外。
观壑若陵,对卿若兵。
客或箴之曰:俯仰之间,祸之橐也。
虎不可暴,河不可乘。
席子笑而应之曰:此天地之强阳气也,谁能以久生於是方。
嘘竹莩,致膜眼。
吟弄风月,使客忘返。
吾但怪其多能不穷,不知去方朔之近远。
病来孤负鸬鹚杓,禅板蒲团入眼中。
浪说闲居爱重九,黄花应笑白头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