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历从何起,泠泠与耳谋。
人言衰相现,我以妄心求。
远磬山房夜,寒蜩陇树秋。
圆通无别法,但自此根修。
历历从何起,泠泠与耳谋。
人言衰相现,我以妄心求。
远磬山房夜,寒蜩陇树秋。
圆通无别法,但自此根修。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耳鸣戏题》,通过描绘耳鸣的声音和感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首句“历历从何起”以疑问开篇,暗示耳鸣之声的来源不明;“泠泠与耳谋”则形象地写出声音与听者之间的互动。接下来,“人言衰相现”借耳鸣暗指岁月流逝,身体渐衰;而诗人却以“我以妄心求”表达出在面对衰老时,试图超越现实的主观追求。
“远磬山房夜”描绘了夜晚山中寺庙的寂静,耳鸣声在此时显得尤为清晰;“寒蜩陇树秋”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凄凉氛围,蝉鸣与耳鸣交织,增添了诗的意境。最后两句,“圆通无别法,但自此根修”揭示了诗人对耳鸣的理解,认为它并非外在问题,而是内在心境的反映,只有从内心深处修炼,才能达到“圆通”,即心境的通达与平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耳鸣为线索,寓言般地探讨了生命、衰老和心灵修行的主题,体现了宋代理学对个人内心世界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