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带雨痕,南浦生秋草。
烟中树若荠,波上舟如鸟。
西山带雨痕,南浦生秋草。
烟中树若荠,波上舟如鸟。
这首明代诗人李先芳的《江雨》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秋雨中的景色。首句"西山带雨痕",以富有动态感的笔触,展现出雨后的西山,山色朦胧,仿佛还留有雨水的痕迹,显得清新而湿润。"南浦生秋草"则点明了地点和时令,南边的水边(浦)长满了秋天的衰草,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凄凉与萧瑟。
接下来两句"烟中树若荠,波上舟如鸟"更是别具匠心。诗人运用比喻,将烟雾中的树木比作细小的荠菜,形象地描绘出在蒙蒙烟雨中,远处的树木若隐若现,如同田野间零星的荠菜,增添了几分迷离之美。同时,将舟比作飞翔的鸟,生动地刻画出船只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轻盈穿梭的情景,富有动态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营造出一幅秋雨江南的水墨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和娴熟的艺术技巧。
芦叶围篷,莼丝碍艇,飘然一个渔翁。
蓑笠风流,拥来寒絮重重。
探梅不踏溪头雪,爱浮家、海碧天空。
正持竿、高唱晴痕,淡抹霞红。
闲鸥有约寻幽梦,恰清溪浅渚,好放鱼筒。
两岸青山,回环十里屏风。
烹鱼买酒船头醉,笑人间、蹄辙西东。
甚严滩、六月披裘,烟水空蒙。
数椽借宅,傍小城、先生坐隐危冠。
花市呼围,笛家邀步,柴门闭也应难。醉乡尽宽。
料陆沈、不到尊前。
但词人、渐作流星,过江烟雨晓光寒。
芳节最伤吟望,问吴宫消息,总付鸣蝉。
白石烟波,红梅亭榭,何期冷落朋笺。迟君放船。
溯美人、秋濑娟娟。近枫桥、夜火携归,五湖同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