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閒阶立,针线停拈,今朝逢社。
准拟看花,叹花开还谢。
何处清游,方壶员峤,称玉人陶写。
深院无人,彩绳垂处,鞦韆横架。
风雨连天,曲阑倚遍,还复思量,青春无价。
若待晴曛,怕又游丝惹。
昨夜灯前,凤头鞋子,绣文方才罢。
邻女慵来,芳村閒了,好桃花马。
悄悄閒阶立,针线停拈,今朝逢社。
准拟看花,叹花开还谢。
何处清游,方壶员峤,称玉人陶写。
深院无人,彩绳垂处,鞦韆横架。
风雨连天,曲阑倚遍,还复思量,青春无价。
若待晴曛,怕又游丝惹。
昨夜灯前,凤头鞋子,绣文方才罢。
邻女慵来,芳村閒了,好桃花马。
这首《醉蓬莱·春雨》由清代词人曾廉所作,描绘了一幅春雨绵绵、万物生长的景象,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对自然美的赞叹。
“悄悄闲阶立”,开篇以静谧的环境引入,一位女子独自站在空旷的台阶上,静静地站立,仿佛在等待着什么。这句描绘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寞的氛围。
“针线停拈”,女子手中原本拿着针线,此刻却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可能是被周围的景色吸引,或是内心有所触动,暂时放下了手头的事情。
“今朝逢社”,点明时节,春社日的到来,预示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逢社,即春社,是中国古代民间祭祀土地神的日子,象征着农耕生活的开始和希望的播种。
“准拟看花,叹花开还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女子本打算欣赏春花的盛开,但转眼间便又凋谢,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时光的匆匆与生命的无常。
“何处清游,方壶员峤,称玉人陶写”,这里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仙境,如方壶(蓬莱仙岛)和员峤(传说中的仙山),以及“玉人”这一形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远离尘嚣的意境,表达了女子对自由、纯净生活的向往。
“深院无人,彩绳垂处,鞦韆横架”,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庭院,彩绳随风飘荡,鞦韆横挂在空中,这样的场景既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也暗示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有人陪伴的心情。
“风雨连天,曲阑倚遍,还复思量,青春无价”,面对连绵不断的春雨,女子倚靠在曲折的栏杆上,思绪万千,感叹青春的美好与宝贵。这里的风雨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暗喻人生的风雨,提醒人们珍惜时光。
“若待晴曛,怕又游丝惹”,如果等到晴朗的天气,只怕又会被轻柔的游丝缠绕,这里用游丝象征着生活中琐碎的烦恼或情感的纠葛,表达了女子对未来的忧虑与期待。
“昨夜灯前,凤头鞋子,绣文方才罢”,回忆起昨晚在灯光下完成的绣鞋,凤头的设计精美绝伦,绣文的绘制更是细致入微,这不仅是对技艺的赞美,也是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邻女慵来,芳村闲了,好桃花马”,最后,词人通过想象邻家女子的慵懒,芳村的宁静,以及好桃花与骏马的和谐画面,表达了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季节中女子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生活情感的思考,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客从暑中来,清风入我户。
佩带楚兰香,囊癯湘蓠句。
一笑忘形骸,百年示肺腑。
烹鲤唤麹生,劳苦竹学处。
远游焉伥伥,归梦应栩栩。
回首白云飞,下有白发母。
白发不堪剪,儿去定何所。
频频占鹊喜,嗷嗷待鸟哺。
去时萱始华,执手泪如雨。
萱华几飘风,月落啼杜宇。
大冬衍阳人久渴,井泥无泉百川竭。
老天有意濡沫之,一夜幻成三尺雪。
勿嘲见卵索时夜,在眼来牟疑仿佛。
蹇予谁敢贪天功,片片无非后皇德。
由来此物贵腊前,况复霏霙当畅月。
坡公守颍足风流,坐看斜飞咏愁绝。
明朝亦欲踵前规,试与诸君相暖熟。
老翁关门贪睡味,朝廷近事到耳疏。
朝起忽收故旧信,得此痛哭流涕书。
书中近道果何事,人心天命关机枢。
昔无叛民今已起,赤子至此谁之辜。
公田下损而上益,楮法子废而母孤。
三尺孤童尽知得,谁能暴虎编其须。
朝阳一鸣百聩醒,幸哉公有而绝无。
三后在天甚神圣,佑此一脉皇基扶。
我非庆历石守道,聊题数语昭群愚。
掀髯一笑天地间,八代文衰谁为起。
夷陵丹砂空自光,中山老?
不可使。
一从麦秀获麟台,二千余载无文字。
谪仙岂无希圣心,谁其起予二三子。
张君忽赠白云句,墨妙笔精真可喜。
宗师奇涩费吟噍,三读方能得其意。
夺髯苍鼠色无冤,吐气黑蛟云可致。
恨子初筵我旅酬,妙处安能为标指。
惧遭掎摭不哦诗,畏触祸刑宁作史。
翰林主人子墨卿,昔也同盟今趣异。
不见当年圣德诗,犹被他人呼怪鬼。
惭君问我乞余丸,安得锦囊出怀裹。
丈夫盖棺事始定,斯文固应付后死。
试问涪翁余七言,松苓臭味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