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坪道中遇大风》
《二坪道中遇大风》全文
清 / 林占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冲寒惟疾走,闭口似衔枚。

飞土扬天起,狂风捲地来。

雁行低复断,猿啸急尤哀。

小憩茅亭下,相看面欲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寒冷季节中,诗人行走在路上时遭遇强烈大风的情景。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风势之猛烈与自然界的威力。

首句“冲寒惟疾走”,开篇即点明了季节特征和人物行动,寒风凛冽,行人匆匆,表现了面对恶劣天气的无奈与紧迫感。接着“闭口似衔枚”一句,以古代军队行军时口中含枚以避免发出声音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行人因风声过大而不得不闭口的情形,进一步强调了风力之强。

“飞土扬天起,狂风捲地来。”这两句直接描绘了大风的景象,尘土飞扬,天地一片混沌,狂风席卷而来,展现了一幅强烈的视觉画面,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风的威力。

“雁行低复断,猿啸急尤哀。”这两句则从侧面描绘了大风对自然界生物的影响。大雁因风势而飞行低矮,甚至断续,猿猴的叫声在风中显得更加急促和悲哀,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增加了情感的层次,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悲凉与生命的脆弱。

最后,“小憩茅亭下,相看面欲灰。”描述了诗人暂时避风的小憩场景。在茅亭下,诗人与同伴相对,面色疲惫,似乎在感叹这场大风带来的劳顿与不易。这一句既是对前文情景的总结,也表达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以及对平静生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大风过后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状态,既有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作品。

作者介绍

林占梅
朝代:清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猜你喜欢

寄玉山徵君·其一

草堂风物静朝曛,春日题诗每忆君。

涧底松青疑过雨,山头玉气总成云。

神鹏未展溟南翮,天马能空冀北群。

会见丹阳为内史,笑挥白羽树高勋。

(0)

病中怀友

烟霞门巷少人行,吟对清秋鬓雪新。

愁里常中酒贤圣,病来多辨药君臣。

林梢斜日明红叶,池面微风弄白蘋。

惟有山翁最知我,无由缩地谩劳神。

(0)

题祢氏杏林卷后

祢子洲前万杏花,一壶仙隐自成家。

抄书檐下分香露,洗药溪边蹋锦沙。

布素屡烦卿相揖,剑芒犹拂斗牛斜。

曲江又废明年会,栽树何由见绮霞。

(0)

送聂梅轩赴潮州录事

笾豆司存旧政嘉,一官三载客京华。

无人再问支机石,有客先乘泛海槎。

照水山鸡晴吐绶,潜江天蜮夜含沙。

政成何处倾椰酒,吟对东风木槿花。

(0)

应教恭和太子世子韵

三山瀛海雪涛深,税驾尘寰一降临。

鸣鹤在阴元有子,閒云出岫本无心。

国中调燮多馀暇,笔底经纶自好音。

昨日离筵相接近,情怀恋恋酒频斟。

(0)

自题石门六观图卷·其二双溪春水

曲岸逶迤路不分,隔溪渔唱忽相闻。

浮槎触树云离影,合浦交流縠聚纹。

芳草拂烟迷远近,落花随雨下缤纷。

鹧鸪飞处春云薄,立遍汀洲日未曛。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