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叹元经返墨池,复愁国史奉严祠。
离乡游子归仍晚,独对东风惜鬓丝。
巳叹元经返墨池,复愁国史奉严祠。
离乡游子归仍晚,独对东风惜鬓丝。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虞集所作的《送四川宪使(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送别四川宪使时的复杂心情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首句“巳叹元经返墨池”,感叹元朝的典籍已回归到墨池之中,暗含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知识传承的忧虑。接着,“复愁国史奉严祠”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忧虑,担心国家的历史记录在庄严的祠堂中被遗忘或不被重视。
“离乡游子归仍晚”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即使归家也显得迟缓,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归家之路的无奈。最后一句“独对东风惜鬓丝”,诗人独自面对春风,惋惜着自己斑白的鬓发,既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是对年华老去的哀叹,同时隐含着对人生短暂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历史文化的深沉思考,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重阳不见菊,节物愈凋零。
性复不嗜饮,对酒只如酲。
秋堂静便卧,既起思殊清。
登高未免俗,亦不造林坰。
屋西连郡郛,木末乃曹亭。
杖藜只独往,坐对南山青。
萧瑟西风高,泱漭滞雨晴。
断云见天色,残潦知地形。
遥峰落照敛,别浦暝烟生。
归鸟向村急,孤舟当渡横。
此时有佳兴,乃恶闻人声。
况令预尊俎,而使听竽笙。
嗟吾趣尚僻,取笑世上英。
岂宜滥簪绂,但可老柴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