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摇落海门寒,到处闾阎有怨叹。
北阙此时应侧席,东山何日更弹冠。
词人屡款南州榻,艺苑先登赤帜坛。
多少儒生开阁望,芳洲无用忆秋兰。
西风摇落海门寒,到处闾阎有怨叹。
北阙此时应侧席,东山何日更弹冠。
词人屡款南州榻,艺苑先登赤帜坛。
多少儒生开阁望,芳洲无用忆秋兰。
这首诗描绘了西风萧瑟、海门寒冷的景象,引发出对社会普遍不满情绪的感慨。诗人通过“北阙”与“东山”的对比,表达了对朝廷官员选拔制度的反思,以及对隐士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词人多次访问南州,艺术界率先推崇赤帜坛,展现了文人雅士的活动场景。最后,诗人以众多儒生翘首期盼的姿态,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渴望,同时也借“芳洲无用忆秋兰”这一句,寄托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整体而言,此诗情感深沉,寓意丰富,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社会现实和人生理想的深刻思考。
美人淮南来,贻我琼瑶篇。
扣之作哀玉,引被清商弦。
忽复渡江去,扬帆凌紫烟。
临风怆然别,伫立还自怜。
况当三五夕,皓月生婵娟。
盈盈媚河汉,对影成留连。
岂无新相知,故旧情独牵。
折葵制团扇,置子怀袖前。
采兰结芳佩,系子衣带边。
如彼远行迈,勿为中路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