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田既宜稌,高田亦宜稷。
种蔬须土疏,种蓣须土湿。
寒多不实秀,暑多有螟螣。
去草不厌频,耘禾不厌密。
物理既可玩,化机还默识。
即是参赞功,毋为轻稼穑。
下田既宜稌,高田亦宜稷。
种蔬须土疏,种蓣须土湿。
寒多不实秀,暑多有螟螣。
去草不厌频,耘禾不厌密。
物理既可玩,化机还默识。
即是参赞功,毋为轻稼穑。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所作的《观稼》。诗中以农事为喻,阐述了自然规律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不同作物对土壤条件的不同需求:“下田既宜稌,高田亦宜稷。种蔬须土疏,种蓣须土湿。”形象地描绘了稻谷、稷麦、蔬菜和薯蓣等作物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生长的特点。接着,“寒多不实秀,暑多有螟螣”则揭示了气候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强调了适宜的气候条件对于作物生长的重要性。
后半部分进一步探讨了农业劳动的细致与耐心:“去草不厌频,耘禾不厌密。”表达了农民在田间劳作时的辛勤与专注,以及对作物生长环境的精心维护。最后,“物理既可玩,化机还默识。”指出通过观察自然现象(物理)和理解其背后的运作机制(化机),人们能够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实现与自然和谐共存。
“即是参赞功,毋为轻稼穑。”则强调了农业劳动的价值与意义,认为它不仅是物质生产的手段,也是人与自然互动、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实践。整首诗不仅体现了王守仁对农业生产的深刻理解,也蕴含了他倡导的“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即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个人修养和社会进步。
见母之母如见母,恨不百岁还千秋。
此心真似南山石,有酒深如东海流。
毛夫人,秦母母。
德俪中丞真作友,汶也受恩独良厚。
果钱药饵远劳心,衣线谁云不亲手。
砺翁致政方一年,夫人七十开寿筵。
两阶班出诸孙后,百里心悬二卣前。
一词我为汶称祝,二老高堂双碧玉。
庭兰有茁桂亦芳,凤在梧桐鸾在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