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倚春风暖,轻袍犯雪来。
过塘迷绿水,拂树杂芳梅。
山蔽峰难辨,樵通径易开。
野行方有味,缓辔不须催。
自倚春风暖,轻袍犯雪来。
过塘迷绿水,拂树杂芳梅。
山蔽峰难辨,樵通径易开。
野行方有味,缓辔不须催。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师直仲春雪中马上》,描绘了诗人骑马在初春雪后出行的情景。首句“自倚春风暖”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温暖气息的自信与惬意,他身着轻袍,冒雪前行。接下来的“过塘迷绿水”写他在积雪覆盖的池塘边,被碧绿的池水所吸引,视线被美景所迷。诗人漫步经过树林,“拂树杂芳梅”,梅花的芬芳与白雪相映成趣。
“山蔽峰难辨”描绘了雪后山峦朦胧,峰峦难以分辨的景象,增添了神秘感。而“樵通径易开”则暗示道路虽然被雪覆盖,但樵夫开辟的小径依然清晰可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两句“野行方有味,缓辔不须催”,诗人强调在这样的野外行程中,慢慢骑行更显得趣味盎然,无需急躁,享受这份宁静与自然之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雪中的景色,以及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展现了宋诗清新淡雅的风格。
我闻清溪溪上之老翁,轩然鹤立群鸡中。
灌园不厌藜藿饱,媚世耻为桃李容。
眼中之子何足与,尚友古柏窥鸿蒙。
当筵烱烱开青镜,柱杖瑟瑟含秋风。
问之定交来,寒暑凡几易。
君节谅不移,我心固匪石。
浮沉世态良足珍,此意萧条竟谁识。
一朝物是人已非,惨澹空馀雏凤栖,月明绕树将何依。
复恐风雷一夕随龙变化不可测,短歌聊为歌清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