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臣无策奏岩廊,倾国倾城总祸殃。
同辇谁辞婕妤诏,后庭多学丽华妆。
出墙御柳先零雨,入塞宫花半谢霜。
毕竟玉颜成底事,空遗残粉污椒房。
相臣无策奏岩廊,倾国倾城总祸殃。
同辇谁辞婕妤诏,后庭多学丽华妆。
出墙御柳先零雨,入塞宫花半谢霜。
毕竟玉颜成底事,空遗残粉污椒房。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宋讷所作的《客北平闻行人之语感而成诗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中借古喻今,通过描述历史上的宫廷悲剧,表达了对权力更迭、人事兴衰的感慨。
首句“相臣无策奏岩廊”,描绘了朝廷重臣在朝堂上无法提出有效的对策,暗示了政治决策的无力与混乱。接着,“倾国倾城总祸殃”一句,以夸张的手法形容美色带来的灾难,暗指历史上因宠妃而引发的宫廷变故和国家动荡。
“同辇谁辞婕妤诏,后庭多学丽华妆”两句,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命运,揭示了宫廷内部权力斗争的残酷。婕妤是古代后宫中的嫔妃,丽华则是南朝陈后主的宠妃张丽华,两人都因失宠而遭受不幸。这里通过“辞”与“学”的对比,展现了宫廷内部的复杂关系和命运的无常。
“出墙御柳先零雨,入塞宫花半谢霜”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宫廷内外的变迁。御柳和宫花分别象征着宫廷内外的景象,雨和霜则代表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这两句描绘了宫廷内外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衰败的景象,暗示了权力更迭和人事兴衰的必然性。
最后,“毕竟玉颜成底事,空遗残粉污椒房”两句,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玉颜指的是美丽的容颜,但最终却成了无用之事,只能留下残粉(化妆用品)玷污椒房(后宫)。这表达了诗人对权力斗争中牺牲者的同情,以及对美好事物最终消逝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我来守清源,德星识二陈。
大陈如金玉,一室清无尘。
厌世不肯留,至今里称仁。
儒先贺州守,才气超等伦。
胸中包古今,笔下真有神。
唾手取甲科,齿发方青春。
声名满天下,文字惊缙绅。
劳人暂州县,平步当要津。
蹉跎忽至今,此志犹未伸。
真人奉香火,萧寺含悲辛。
讲席延诸生,黄卷诃古人。
异端斥佛老,吾道鸣孟荀。
聊籍束脩礼,少资囊橐贫。
我忝二千石,二年牧斯民。
不能助玉川,耻与韩公均。
赠我诗与文,字字皆可珍。
宠褒恨太过,感激难具论。
愿公少自爱,行矣当致身。
门下有高第,庙堂手经纶。
房魏方得君,讵肯忘河汾。
仙李门阑秀气钟,二山朋盍玉为容。
晋人潇洒坐连壁,杜老风流吟两峰。
昆府烟霞浮几席,蓝田丘壑蕴心胸。
俯容列岫葭相倚,遥许它山石可攻。
光彻郡城翔白鹭,影摇江水照黄龙。
价高难把连城易,官冷聊将一谷供。
疑是玑衡临处落,端如日月合时逢。
主宾对面成三友,伯仲摩云拱九重。
雁荡浪誇鸾有侣,庾楼徒诧剑相从。
綵衣戏罢看山色,不似慈颜喜气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