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橹下沧江,避风大雷口。
天与水模糊,不复知地厚。
谁家上江船,狂追雪山走。
孤村无十室,旅饭困三韭。
黄芦麋鹿场,此地广千肘。
得禽多文章,肯顾鱼贯柳。
莽苍天物悲,彫弓故在手。
鹿鸣犹念群,雉媒竟卖友。
商人万斛船,挂席上牛斗。
横笛倚柁楼,波深苍龙吼。
失水不能神,伐葭作城守。
欲寄大雷书,往问长干妇。
何当楫迎汝,秦淮绿如酒。
号橹下沧江,避风大雷口。
天与水模糊,不复知地厚。
谁家上江船,狂追雪山走。
孤村无十室,旅饭困三韭。
黄芦麋鹿场,此地广千肘。
得禽多文章,肯顾鱼贯柳。
莽苍天物悲,彫弓故在手。
鹿鸣犹念群,雉媒竟卖友。
商人万斛船,挂席上牛斗。
横笛倚柁楼,波深苍龙吼。
失水不能神,伐葭作城守。
欲寄大雷书,往问长干妇。
何当楫迎汝,秦淮绿如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大雷口阻风》,描绘了诗人乘船在大雷口遭遇风阻的情景。首句“号橹下沧江,避风大雷口”写出了船只在江面上因风浪而被迫停靠在大雷口的情境。接下来的诗句“天与水模糊,不复知地厚”形象地描绘了风雨交加,天地间混沌不清的景象,暗示了航行的艰难。
诗人通过“谁家上江船,狂追雪山走”描绘了其他船只在风中疾驰的动态,对比自己被困的无奈。随后,“孤村无十室,旅饭困三韭”则展现了村庄的荒凉和旅途的艰辛,反映出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感。
“黄芦麋鹿场,此地广千肘”描述了周围的自然环境,虽然广阔却显得荒芜。诗人感慨“得禽多文章,肯顾鱼贯柳”,暗示了对自然生态的怜悯,同时也流露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莽苍天物悲,彫弓故在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接下来的诗句“鹿鸣犹念群,雉媒竟卖友”寓言深刻,揭示了人情世故的冷酷。
最后,诗人想象着商人豪船的壮观景象,以及自己的愿望——“欲寄大雷书,往问长干妇”,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结尾“何当楫迎汝,秦淮绿如酒”以秦淮河水的比喻,寄托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雷口的风阻经历,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宋诗的意境之美。
亲恩诚罔极,子孝在终慕。
乾乾奉豆登,戚戚感霜露。
烱然一寸心,万古如旦暮。
悖德者谁子,上帝均所赋。
多君揭华扁,常目若大寤。
田渚督耕渔,川陆市泉布。
时时见请益,往往行却顾。
此心亦何心,宁以势迫故。
卓哉紫阳翁,美此歙州路。
民生多秀良,子得固有素。
敬身则天民,保族谨王度。
庶焉副所思,芳声踵前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