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历遍人间事,却绕新花认故丛。
南北此身知几日,山川长在泪痕中。
十年历遍人间事,却绕新花认故丛。
南北此身知几日,山川长在泪痕中。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真州东园作》。诗人通过十年的时光流转,来到了一个新的环境——真州东园。在这里,他不仅体会到时间的流逝,更重要的是,他在新环境中寻找到了旧日的情感寄托。
“十年历遍人间事”,这是对过去十年经历的一种概括。诗人用“历遍”来形容这十年的生活,是一种深刻而细致的体验。同时,这个“事”字包涵了各种各样的生活经历和感受,既包括了诗人的政治生涯,也包含了他对自然、对人生的思考。
接着,“却绕新花认故丛”,则是诗人在新的环境中寻找旧时记忆的行为。这里的“新花”指的是真州东园中的鲜花,而“故丛”则是过去熟悉的地方或情感。诗人通过对比新旧,表达了自己对过往不舍、对现实适应的心理过程。
第三句“南北此身知几日”,则是在询问自己的身体在这个世界上能存在多久。在这里,“南北”并非指具体的地理位置,而是象征性的表示诗人一生的轨迹。诗人通过这种问句,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最后,“山川长在泪痕中”,则是在说尽管个人的生命会消逝,但自然界的山川却永恒不变。而“泪痕”则是指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泪痕并非真正的眼泪,而是一种比喻,用来形容诗人内心深层次的情感留痕。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王安石在真州东园中,对自己一生经历和情感世界的一次深刻反思。它既展现了诗人的历史使命感,也表达了他对个人生命价值的追求与思考。
上人法一朝过我,问我作诗三昧门。
我闻大士入词海,不起宴坐澄心源。
禅波洞彻百渊底,法水荡涤诸尘根。
迅流速度超鬼国,到岸舍筏登昆崙。
无边草木悉妙药,一切禽鸟皆能言。
化身八万四千臂,神通转物如乾坤。
山河大地悉自说,是身口意初不喧。
世间何事在妙理,悟处不独非风幡。
群鹅转颈感王子,佳人舞剑惊公孙。
风飘素练有飞势,雨注破屋空留痕。
惜哉数子枉玄解,但令笔画空腾骞。
君看琅琊酿泉上,醉翁妙语今犹存。
向来溪壑不改色,青嶂尚属僧家园。
君行到此知此意,辨才第二文中尊。
西江一口尽可吸,云梦八九何劳吞。
他年一瓣炉中香,此老与有法乳恩。
《送一上人还滁州琅琊山》【宋·晁冲之】上人法一朝过我,问我作诗三昧门。我闻大士入词海,不起宴坐澄心源。禅波洞彻百渊底,法水荡涤诸尘根。迅流速度超鬼国,到岸舍筏登昆崙。无边草木悉妙药,一切禽鸟皆能言。化身八万四千臂,神通转物如乾坤。山河大地悉自说,是身口意初不喧。世间何事在妙理,悟处不独非风幡。群鹅转颈感王子,佳人舞剑惊公孙。风飘素练有飞势,雨注破屋空留痕。惜哉数子枉玄解,但令笔画空腾骞。君看琅琊酿泉上,醉翁妙语今犹存。向来溪壑不改色,青嶂尚属僧家园。君行到此知此意,辨才第二文中尊。西江一口尽可吸,云梦八九何劳吞。他年一瓣炉中香,此老与有法乳恩。
https://shici.929r.com/shici/UjUz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