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从人借琴》
《从人借琴》全文
宋 / 宇文虚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峄阳惯听凤雏鸣,泻出泠然万籁声。

已厌笙簧非雅曲,幸从炊爨脱馀生。

昭文不鼓缘何意,靖节无弦且寄情。

乞与南冠囚絷客,为君一奏变春荣。

(0)
鉴赏

这首诗《从人借琴》由宋末金初的宇文虚中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借得琴后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

首句“峄阳惯听凤雏鸣”,以“峄阳”点明地点,暗示琴声源自名贵之地,而“凤雏鸣”则喻指琴音高雅,如同凤凰之鸣,引人入胜。接下来,“泻出泠然万籁声”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琴声如泉水般流淌,清冷而悠远,仿佛能洗涤心灵,让万物为之动容。

“已厌笙簧非雅曲,幸从炊爨脱馀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传统乐器的审美疲劳,以及对这把借来的琴的珍惜之情。他认为,那些俗世的乐曲已经无法满足他对音乐的追求,而这把琴却能让他暂时脱离尘嚣,找到心灵的归宿。

“昭文不鼓缘何意,靖节无弦且寄情。”这里引用了古代两位著名音乐家的故事,昭文子和陶渊明,以此来表达诗人对音乐艺术的深沉思考。昭文子因琴技高超而不愿轻易弹奏,而陶渊明虽无琴弦,却能以心弦共鸣,寄托自己的情感。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音乐家的敬仰,也反映了他对音乐本质的深刻理解。

最后,“乞与南冠囚絷客,为君一奏变春荣。”诗人将自己比作被囚禁的客人,渴望用这把借来的琴为他人带来欢乐,甚至希望能借此改变他人的命运,使之如同春天一般充满生机与希望。这一句充满了诗人对音乐力量的信念,以及对社会和谐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借琴经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情感,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宇文虚中

宇文虚中
朝代:宋   字:叔通   籍贯:成都广都(今成都双流)   生辰:1079~1146

宇文虚中(1079~1146年)初名宇文黄中,字叔通,别号龙溪居士,成都府广都(今成都双流县)人,宋朝爱国大臣、诗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宋徽宗赐其名为”虚中“,官至资政殿大学士,历仕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三朝,迁为黄门侍郎。南宋建炎二年,出使金国被扣押。金熙宗继位,加授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封河内郡开国公,加特进,后因图谋南奔而被杀。宋孝宗淳熙六年,追赠开府仪同三司,予谥肃愍。
猜你喜欢

游紫芝岩

羽客逍遥地,花源世未寻。

我来窥异迹,高步越飞岑。

石带藤萝古,泉鸣涧壑深。

紫芝未可采,空寄白云心。

(0)

悠悠我行迈

悠悠我行迈,邈在天一方。

道路无终极,时节异炎凉。

路逢故里亲,挥泣问家乡。

妻子离别久,不知今存亡。

中原多白骨,城邑聚豺狼。

远去无僮仆,思还绝糇粮。

寄语家中人,远行良可伤。

(0)

长子思訦赴江西庾幕

三年永丰簿,两载半临川。

纳满无多日,奇逢有二天。

临民须近厚,减价要重蠲。

莫道违离远,常如在膝前。

(0)

江郊旅舍

京旅江郊僻,楼居剩得清。

柳风罗带袅,荷雨水银倾。

日夜潮来去,东西山送迎。

悠悠千古兴,吴越暮云平。

(0)

延桂堂

静看桂影上帘栊,几度吟诗句未工。

从此相忘天地外,主人袖手小阑东。

(0)

题等慈寺后经略潘德鄜旧居三绝·其二

中书当日冠天下,半世浮萍无定居。

却是子孙能力守,结茅随分并精庐。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