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华观分得琴字》
《金华观分得琴字》全文
元 / 吴师道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春晏践宿期,云间陟高岑。

获从胜友俱,遂此物外心。

月窟探万仞,临渊测重阴。

盘坐白石台,长啸青栎林。

莫探虚皇居,急雨含萧森。

松风飞淙合,终夜凄笙琴。

何能发孤咏,千载同遗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吴师道在元代的一个春日傍晚,与好友一同登高至金华观,享受自然美景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春晏践宿期,云间陟高岑”描绘了春末时节,诗人与友人相约登山的情景,云雾缭绕,山势高峻,为后续的活动营造了神秘而清新的氛围。

接着,“获从胜友俱,遂此物外心”表达了诗人与志趣相投的朋友一同登山,远离尘嚣,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月窟探万仞,临渊测重阴”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夜晚月光下,诗人深入山洞探索,仿佛进入了幽深的月宫;同时,站在深渊边,感受着深沉的黑暗,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

“盘坐白石台,长啸青栎林”则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一块洁白的石头上盘坐,对着青色的栎树林长啸,释放内心的喜悦与自由。

“莫探虚皇居,急雨含萧森”提醒人们不要过于深入未知的世界,暗示了自然界的不可预测性,以及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松风飞淙合,终夜凄笙琴”描绘了夜晚,松林中的风吹过,与溪流的潺潺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凄美的音乐,充满了夜晚的静谧与深邃。

最后,“何能发孤咏,千载同遗音”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歌声能够穿越时间,与千年的声音共鸣,体现了对自然和谐与永恒美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吴师道

吴师道
朝代:元   字:正传   籍贯: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   生辰:1283—1344

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猜你喜欢

浪口渡

柳风吹浪花,溪云澹无色。

偶此争渡人,日夕未遑息。

(0)

花溪客舍

孤灯坐来昏,凄其不成宿。

夜鹳忽惊栖,翻飞入修竹。

(0)

题古木竹石·其一

古木封苔润,丛篁被雨滋。

空山无与伴,相结岁寒期。

(0)

夜宿日观峰禅房

岱宗面面削芙蓉,时有卿云出汉封。

杖屦中天干象纬,风烟下界起蛟龙。

河流旧绕沧溟远,练影斜悬紫翠重。

夜半石床天籁发,梦中错认景阳钟。

(0)

寄艾和甫谪戍西宁

荆南偶接故人书,为悉关门近起居。

万里独看营外月,孤身谁念釜中鱼。

辞刘徐庶心元苦,折槛朱云愿不虚。

秦地日听边塞曲,楚歌相和调何如。

(0)

送刘山人往太原谒梁李二使君

平原日落雁声寒,送子西游岁欲残。

共惜异乡裁别赋,更于何处解征鞍。

山横熊耳尖如削,路绕羊肠曲似盘。

自是陈蕃能下榻,匣中长铗不须弹。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