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龙门洞》
《龙门洞》全文
宋 / 冯山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古洞嵌岩活,青山气象浑。

应龙常隐处,流水不知源。

斗险双峰秀,凌虚古木尊。

怪藤寒覆坐,修竹尽当门。

混沌谁开凿,云烟自吐吞。

深盘通海脉,横透露天痕。

日影循崖腹,泉声绕石根。

江前尘不到,物外景常存。

避地仙踪迹,清人俗梦魂。

功名归未得,回首谢岩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龙门洞的壮丽景象与幽静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洞穴的奇特构造、青山的磅礴气势以及流水的神秘源头。诗中通过“应龙常隐处”、“斗险双峰秀”、“怪藤寒覆坐,修竹尽当门”等句子,生动地刻画了龙门洞的自然景观,既有雄伟壮观的一面,也有静谧幽深的一面。

“混沌谁开凿,云烟自吐吞”两句,表达了对龙门洞形成过程的神秘感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而“深盘通海脉,横透露天痕”则进一步描绘了洞穴内部的复杂结构和与外界相连的神秘通道。

“日影循崖腹,泉声绕石根”则将读者带入一个光影交错、水声潺潺的奇妙世界,仿佛置身于自然的怀抱之中。最后,“江前尘不到,物外景常存”强调了龙门洞远离尘嚣的独特之处,其景色永恒不变,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避地仙踪迹,清人俗梦魂”则暗示了龙门洞对于寻求心灵宁静之人的特殊意义,它不仅是一个自然奇观,更是一个精神上的避难所。而“功名归未得,回首谢岩阍”则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向往和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龙门洞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哲学。

作者介绍

冯山
朝代:宋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猜你喜欢

述怀

堪嗟老景病缠身,况复家居懒见人。

石鼎煎茶浓当酒,茅檐曝背煖如春。

乐天知命无荣辱,体道随时有屈伸。

莫问浮生尘世事,相看又喜岁华新。

(0)

杂兴

日日双扉掩,经旬罢整冠。

夕阳僧寺远,秋雨女萝寒。

有竹深藏屋,无花强倚阑。

新来缘病懒,不上钓鱼滩。

(0)

和可斋过安都营韵

海上春风细柳营,江云静抱一川平。

菰蒲晚泛磨刀水,烟井初开殊俗氓。

此集衣冠成故事,他年尊俎谁长城。

浊醪共醉芳菲暮,画角声沉月始生。

(0)

和可斋泊况村雨霁二首·其一

扁舟夜雨瘴溪中,晓起看山翠色重。

万感忽来惟宴坐,远书欲寄漫题封。

似闻瀚海秋飞箭,稍喜炎天近息烽。

却怪南华忘物者,等閒空谷喜闻跫。

(0)

寄赠姚江陈舍人生日

衢路腾轩车,鳞鳞夕埃起。

幽人卧空山,一榻净如洗。

紫箫递谷声,玄鹤衔石髓。

五十岁未衰,明眸烱秋水。

昨宵火昏中,祥光见弧矢。

瑶花隔岁开,影醮千岩里。

三寿古来传,真诀静可拟。

赠君一束书,夜半认戊巳。

(0)

怀彦仲弟

殊方忽忽岁将阑,一榻青灯把剑看。

辽海月明风浩浩,江乡雁度水漫漫。

生涯自愧如吾拙,离别何堪见汝难。

寂寞西轩一樽酒,梅花开尽雨声寒。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