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沽村酿饷山樵,短树槎枒暂挂瓢。
习懒愈成枯寂僻,经旬不赴野人招。
欲沽村酿饷山樵,短树槎枒暂挂瓢。
习懒愈成枯寂僻,经旬不赴野人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欲沽村酿饷山樵”,透露出诗人想要购买村中酿造的酒,以供山中的砍柴人享用的情景,展现了他对山中劳作者的关怀与尊重。次句“短树槎枒暂挂瓢”,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简朴而自然的画面,瓢挂在短小而枝桠交错的树木上,既体现了生活的简陋,也暗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接着,“习懒愈成枯寂僻”一句,表达了诗人因习惯于懒散的生活而更加远离尘世喧嚣,选择了一条孤独而宁静的道路。这里的“枯寂僻”不仅指环境的荒凉与僻静,更蕴含着诗人内心世界的淡泊与超脱。最后,“经旬不赴野人招”,说明诗人已经很久没有参加山中人的聚会,进一步强调了他的隐居生活与外界的隔绝,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寂寞与自得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以及在自然与孤独中找到的精神寄托。
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
念累累枯冢,茫茫梦境,王侯蝼蚁,毕竟成尘。
载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
流年改,叹园腰带剩,点鬓霜新。
交亲。
散落如云。
又岂料如今余此身。
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惟我老,更有人贫。
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莼。
吾何恨,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
樽前花底寻春处,堪叹心情全减。
一身萍寄,酒徒云散,佳人天远。
那更今年,瘴烟蛮雨,夜郎江畔。
漫倚楼横笛,临窗看镜,时挥涕、惊流转。
花落月明庭院。
悄无言、魂消肠断。
凭肩携手,当时曾效,画梁栖燕。
见说新来,网萦尘暗,舞衫歌扇。
料也羞憔悴,慵行芳径,怕啼莺见。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摩诃池上追游路,红绿参差春晚。
韶光妍媚,海棠如醉,桃花欲暖。
挑菜初闲,禁烟将近,一城丝管。
看金鞍争道,香车飞盖,争先占、新亭馆。
惆怅年华暗换。
点销魂、雨收云散。
镜奁掩月,钗梁拆凤,秦筝斜雁。
身在天涯,乱山孤垒,危楼飞观。
叹春来只有,杨花和恨,向东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