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曲龙腰,山间隐楼观。
孤高伏龙角,浮图刺云汉。
脩林霜雪馀,落叶青红乱。
想见洞中人,不知时节换。
咳唾落江东,江东两眼中。
举头触浮云,失脚惊飞鸿。
逢人自笑谋身拙,坐使红尘生白发。
入山便欲弃人间,出山又与松筠别。
蜿蜒曲龙腰,山间隐楼观。
孤高伏龙角,浮图刺云汉。
脩林霜雪馀,落叶青红乱。
想见洞中人,不知时节换。
咳唾落江东,江东两眼中。
举头触浮云,失脚惊飞鸿。
逢人自笑谋身拙,坐使红尘生白发。
入山便欲弃人间,出山又与松筠别。
这首诗描绘了凤凰山的秀美景象和诗人对苏轼(子瞻)的怀念之情。首句“蜿蜒曲龙腰”形象地刻画了山路的曲折起伏,如同龙的身躯。接下来,“山间隐楼观”点出山中楼阁的隐蔽,增添了神秘感。"孤高伏龙角,浮图刺云汉"进一步描绘了山峰的峻峭和佛塔直插云霄的壮观。
“脩林霜雪馀,落叶青红乱”描绘了深秋时节,树林经霜后显得更加肃穆,落叶纷飞,色彩斑斓。诗人想象洞中隐士的生活,感叹时光易逝,“不知时节换”,流露出对超然世外生活的向往。
“咳唾落江东,江东两眼中”运用夸张手法,表达诗人情感的深远,仿佛自己的叹息都能穿越时空,触动江面。"举头触浮云,失脚惊飞鸿"则寓言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迷茫与失措。
最后两句“逢人自笑谋身拙,坐使红尘生白发”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自嘲,感叹在世俗中挣扎,岁月匆匆,白发生于鬓边。"入山便欲弃人间,出山又与松筠别"则写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渴望,以及离别尘世与自然的不舍。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借登临凤凰山之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仕途人生的感慨,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内心世界。
妾本南国姝,父母爱如珠。
貌岂惭明镜,身才称短襦。
学成采莲唱,晓出横塘上。
舟小复身轻,随风两摇荡。
归时曲岸傍,恰见贵游郎。
辍歌欲转棹,花浅不堪藏。
将嗔却成哂,相问那能隐。
虽怜郎意深,终嫌妾家近。
回首各盈盈,南湖月又生。
烟波三十里,都是断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