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主人天上来,布帆不为鲈鱼开。
江湖渺渺天一色,朝光暮霭相徘徊。
昔贤心赏馀胜处,但有水竹无亭台。
碑材久已没荆棘,屐齿不复留莓苔。
后来视今犹视昔,今我不乐何为哉。
大官马湩远莫致,邻翁绿蚁浮新醅。
欣然一饮便终夕,鼻端气息如云雷。
是间别有一天地,不知何处为蓬莱?
回观方内海一粟,醯鸡尘瓮何喧豗。
黄冠秘监太狂态,骑鲸供奉非仙才。
挥毫《政要》真学士,锋车流水行相催。
瑶池曲宴多雨露,归欤酌彼黄金罍。
翰林主人天上来,布帆不为鲈鱼开。
江湖渺渺天一色,朝光暮霭相徘徊。
昔贤心赏馀胜处,但有水竹无亭台。
碑材久已没荆棘,屐齿不复留莓苔。
后来视今犹视昔,今我不乐何为哉。
大官马湩远莫致,邻翁绿蚁浮新醅。
欣然一饮便终夕,鼻端气息如云雷。
是间别有一天地,不知何处为蓬莱?
回观方内海一粟,醯鸡尘瓮何喧豗。
黄冠秘监太狂态,骑鲸供奉非仙才。
挥毫《政要》真学士,锋车流水行相催。
瑶池曲宴多雨露,归欤酌彼黄金罍。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文人雅集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生活及自然美景的向往与感慨。
首句“翰林主人天上来”,以夸张的手法,将诗人想象中的文人形象置于高远的天空之中,暗示其超凡脱俗的气质。接着“布帆不为鲈鱼开”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远离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生活的向往。
“江湖渺渺天一色,朝光暮霭相徘徊”描绘了广阔无垠的江河湖海与天际相连的景象,晨昏交替的光影变化,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接下来“昔贤心赏馀胜处,但有水竹无亭台”则通过对比昔日文人的雅致居所与现代的简朴,表达了对过去文人生活品质的怀念。
“碑材久已没荆棘,屐齿不复留莓苔”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隐喻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随后“后来视今犹视昔,今我不乐何为哉”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反思,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大官马湩远莫致,邻翁绿蚁浮新醅”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饮酒的情景,通过具体的细节,展现了友情的温暖与生活的乐趣。“欣然一饮便终夕,鼻端气息如云雷”进一步渲染了聚会的热烈气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激荡与释放。
“是间别有一天地,不知何处为蓬莱?”这一句将眼前的聚会与传说中的仙境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最后“回观方内海一粟,醯鸡尘瓮何喧豗”通过对比个人与宇宙、有限与无限的关系,深化了主题,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生活、自然美景以及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自古愚贤,日月轮催,尽沉下泉。
叹张陈义断,因名利恣,奢华后主,破坏家园。
楚庙江边,汉陵原畔,势尽还空皆亦然。
英雄辈,尽遗留坏冢,衰草绵绵。呜呼往事堪怜。
染虚幻浮华逐逝沿。
又争如省悟,尘劳梦趣,贫闲归素,保炼丹田。
越过轮回,超升苦海,直上清凉般若船。
逍遥岸,会玄明琼路,同访桃源。
欲修无上菩提,便合下手须头段。
莫令带水,拖泥土粘,□些儿萦绊。
生死明来,也全无在,自家决断。
把凡胎浊骨,烟霞路上,轻轻渐,都抽换。
步步清凉彼岸。趣闲闲、忘机休算。
烟消火灭,冰凝玉结,长生侣伴。
自得真空,妙玄因作,无人我观。
待丹成九转,重阳再会,游蓬莱馆。
软红尘里西山,乱云晓马清相向。
新年有喜,洗兵和气,春风千丈。
青鬓何人,凤池墨客,虎头飞将。
听前驱一夜,鸣珂碎月,催笳鼓、作清壮。
红袖横斜醉眼,酒肠倾、九江银浪。
小桃仙馆,霜筠萧寺,风光荡漾。
我欲寻春,郡中谁有,国香宫样。
待酒酣、妙续珠帘句法,作穿云唱。
薛公少保昔画鹤,毛羽萧条向寥廓。
通泉县壁久微茫,故物都非况城郭。
长鸣阔步貌閒暇,解写高情亦奇作。
田中芝草日应长,石上松花晚犹落。
赤壁江深孤月小,白云野迥秋霄薄。
群帝相从绛节朝,八公许制黄金药。
误婴尘网迹易迷,移召中洲梦如昨。
借悬素壁忆真侣,忽有微风动林壑。
碧虚寥寥积雪高,直过萧台绝栖泊。
薄游厌人境,振策穷幽躅。
理公所开凿,遗迹在岩麓。
秋杪霜叶丹,石面寒泉绿。
仰窥条上猿,攀萝去相逐。
物情一何适,人事有羁束。
却过猊峰回,遥望松林曲。
前山夜来雨,湿云涨崖谷。
缥缈辨朱甍,禅房带修竹。
故人丹丘彦,抱被能同宿。
名篇聊一咏,异书欣共读。
蹉跎未闻道,黾勉尚干禄。
夙有丘壑期,吾居几时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