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篱生苦竹,乱叶法幢开。
亭午澄潭黑,连山怒雨来。
传薪依紫柏,易米写苍苔。
坐待清溪月,临门见钓台。
绕篱生苦竹,乱叶法幢开。
亭午澄潭黑,连山怒雨来。
传薪依紫柏,易米写苍苔。
坐待清溪月,临门见钓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梅庚在半山庵探访半公时遇到雨的情景。首句“绕篱生苦竹”以苦竹环绕篱笆,渲染出环境的清幽与些许寂寥。次句“乱叶法幢开”则通过纷乱的竹叶,暗示风雨将至,如同法幢(佛教中的伞状物)被风吹动。
第三句“亭午澄潭黑”,点明时间已是正午,然而雨势使得澄澈的潭水变得深沉,仿佛天色暗淡。第四句“连山怒雨来”进一步描绘了雨势之大,山峦在雨中显得威猛,仿佛在怒吼。
第五句“传薪依紫柏”写诗人寻找避雨之处,看到有人在紫柏下传递柴火,生活气息浓厚。第六句“易米写苍苔”则借苍苔的斑驳,暗示岁月流转,生活简朴。
最后两句“坐待清溪月,临门见钓台”,诗人选择静待雨过天晴,在清溪边欣赏月色,同时眼前又浮现了半公的钓台,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中访友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对人情世故的感悟。
雨洗穹色静,云开晓碧初。
峰峦争峭拔,台殿已清虚。
村落孤烟起,人家半岭居。
回看岩际寺,几欲倒骑驴。
骑鲸仙人本仙胄,不应暴落饥蛟口。
长庚却复下人间,岛瘦郊寒皆缩手。
篇章迈往无故初,不共曹刘辙俱蹂。
此邦虽陋江山雄,异时间出欧阳九。
公今诗句满江山,似觉衰容得春酒。
笔端猎猎生风雷,胸次煌煌焕星斗。
生儿了事正作痴,亦恐痴儿未能了。
顷年胡骑猎夷门,兵拿不解谁当剖。
大臣荐公来洛阳,舌翻波涛惊朝堂。
飞龙借马出建康,丑虏夜走尘沙黄。
是时帝坐八绮窗,拟歌风起云飞扬。
高楼玉佩摇春风,银槽压雨珍珠红。
天留晓月十分魄,飞光下照仙人宫。
瑶姬半醉挝鼍鼓,綵凤吹笙黄鹤舞。
双成翠袖织藕丝,麻姑行厨擗麟脯。
金盘烧蜡夜未央,从妃进果蟠桃香。
坐上花开人未老,他日重来花更好。
三千年后忽相逢,再约群仙醉蓬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