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房虽助汉,其志专报韩。
灭秦复破楚,韩后终难存。
苟能存韩后,何为弃人间。
漫云天授汉,封留殊未安。
亦如中副车,负气非万全。
赤松知君心,自苦空加餐。
子房虽助汉,其志专报韩。
灭秦复破楚,韩后终难存。
苟能存韩后,何为弃人间。
漫云天授汉,封留殊未安。
亦如中副车,负气非万全。
赤松知君心,自苦空加餐。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近现代初的郑孝胥所作,名为《杂诗(其二)》。诗中,诗人以张良(子房)为例,赞扬他虽然辅佐刘邦建立了汉朝,但他的初衷是报答韩国之恩。诗人指出,尽管张良帮助推翻了秦朝和楚国,但韩国最终未能保存,这反映了对忠诚与理想未能实现的感慨。
接着,诗人质疑如果张良的目标只是保全韩国,那么他当初就不应该离开人间,暗示他的选择并非完全出于个人意愿,而是被天命所驱使。然而,诗人认为这种天授的权力并不稳固,如同备用的车驾,不能确保万无一失。
最后,诗人借用赤松子的典故,表达对张良坚守初衷、自我牺牲精神的理解,即使付出辛劳也无怨无悔。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评述,寓言式地探讨了忠诚、理想与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
朔州城头凝黑云,朔州城下边人魂。
健儿悍骄好杀戮,少壮战死今无存。
悲风南下吹觱篥,马逸饮血太白窟。
不见铙歌入塞门,但见人骨白崒嵂。
近来衣冠苦出粟,岂说千朝养精卒。
班生介子不应募,愿弄悲笳令归去。
大江贯蕲黄,中有硕士居。
抱璧重一掷,探元破群愚。
偃卧大集阳,悠然见苍梧。
鲁峰七十二,芙蓉峻而都。
所恋得依托,宁能去园庐。
众山止其巅,百川求其潴。
不观洞庭阔,但恐周道纡。
白鹿有筌蹄,衡岳空笱篘。
玄玄入疑始,吾与尔为徒。
何处见君子,兰陵西上门。
坐看苍翠色,蔚蔚照熊幡。
尔本蜀中彦,才如横海鲲。
余方闽地隐,梦逐故山猿。
郁彼风云志,潸然廊庙言。
并收弘治籍,惟恋孝陵恩。
汉主亲戎阵,书生俎豆存。
迢迢去住意,一与醉芳樽。
东君御征辕,玄冥迅回车。
温风倏尔至,古梅茁其葩。
桃户新受符,蓼盘香团芽。
感此念故里,兼之怀年华。
炙蛎洽弟兄,问岁话桑麻。
二期走逋旅,簪绂生叹嗟。
坐兹失初服,五内长负痾。
兔窟有穴狐,凰木亦栖鸦。
悟机贵在蚤,勿令负云霞。
震泽夫何如,岁晏意自好。
天风吹玄冥,雪浪入浩溔。
鼋鼍浮山岳,白日摇晴昊。
洞庭渺林屋,流水隔烦恼。
昔有绿毛翁,于此采玄草。
风云白石床,鬼物为持保。
闻兹长道念,携舻事幽讨。
平生竹溪逸,矧是同怀抱。
相从扪绿云,坐听启鸿宝。
终当吸沆瀣,去去游亭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