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莫若猛,有德斯以宽。
火烈望之畏,水弱民玩焉。
宁知一念慈,流祸不可旋。
萑苻盗群起,尽刈犹草菅。
猛宽贵相济,至哉宣父言。
为政莫若猛,有德斯以宽。
火烈望之畏,水弱民玩焉。
宁知一念慈,流祸不可旋。
萑苻盗群起,尽刈犹草菅。
猛宽贵相济,至哉宣父言。
这首明代童轩的《感寓(其五十)》是一首寓言诗,通过对比“猛”与“宽”的治理之道,表达了深刻的哲理。首句“为政莫若猛”,强调了强有力的管理对于维护秩序的重要性,如同烈火般令人敬畏;然而,“有德斯以宽”,又指出道德和仁慈在治理中的不可或缺,宽厚待人可以赢得民心。
接下来,诗人以“火烈望之畏,水弱民玩焉”进一步阐述,过于严厉可能引发反感,而过于软弱则可能导致轻忽和放纵。然后笔锋一转,提出“宁知一念慈,流祸不可旋”,意指哪怕片刻的慈悲也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灾祸,暗示了平衡与适度的必要。
最后两句“萑苻盗群起,尽刈犹草菅”形象地描绘了社会混乱时,如果对犯罪不加严惩,就像对待丛生的杂草一样,只会愈演愈烈。诗的结尾总结道:“猛宽贵相济,至哉宣父言”,强调了“猛”与“宽”相辅相成,这是孔子(宣父)智慧的体现,即治国之道应灵活运用刚柔并济的原则。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治国理政的智慧,寓言深刻,富有教诲意义。
洞户掩秋深,画桥横晚静。
嫋嫋芙蓉风,池光弄花影。
怀我白鸥边,锦帐缭千顷。
明河拍岸平,红绿染天镜。
钓船无畔岸,收拾入簿领。
墙籓束院落,寒窘令人瘿。
书生活计极萧骚,爝火微明似束蒿。
犬子地寒徒壁立,元龙身懒谩楼高。
笔端未办夸三绝,酒里犹能扫二豪。
又向诗坛蕲借一,强磨铅钝齿吹毛。
先生笔力玉山鳌,气压明堂一柱蒿。
雪碗涤毫词绝妙,朱弦缩瑟调弥高。
心兵不起无三粲,坐客常多似四豪。
喜有过从南北巷,苏兰薪桂瀹溪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