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有宵征役,柴门候月开。
鸡声鸣埭社,渔火动江台。
百巧劳何益,一閒事浪堆。
平生山寺趣,僧睡晏忘催。
日有宵征役,柴门候月开。
鸡声鸣埭社,渔火动江台。
百巧劳何益,一閒事浪堆。
平生山寺趣,僧睡晏忘催。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出行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日有宵征役”,以“宵征役”反衬出日间劳作的繁忙,暗示了一天从夜晚就开始的辛勤工作。接着“柴门候月开”,描述了等待月光下开启家门的情景,既体现了生活的规律性,也透露出一丝等待的宁静与期待。
“鸡声鸣埭社,渔火动江台。”这两句通过鸡鸣和渔火,生动地展现了乡村与江边的清晨景象,鸡鸣唤醒了村庄,渔火则照亮了江面,两种不同的场景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富有生机的画面。
“百巧劳何益,一閒事浪堆。”这两句表达了对忙碌生活的反思,认为过度的技巧和忙碌并未带来实质性的益处,反而堆积了许多无用之事,流露出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最后,“平生山寺趣,僧睡晏忘催。”诗人回忆起往昔在山寺中的乐趣,那里的生活节奏缓慢,僧人的生活充满了宁静与自在,这种生活状态让诗人感到羡慕,甚至忘记了时间的催促,表达了对内心平静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晨景象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了诗人对忙碌生活与内心平静之间的思考与向往。
吴蚕入茧双鸳绮,绣缕团花金凤尾。
昔时啼艳晓妆慵,满眼春娇扶不起。
昔时解带罗袜松,玉尖微露生春红。
翩翩白练轻舒卷,笋萚初翻宫样软。
三尺春云入手轻,一钩新月凌波浅。
象床舞罢娇无力,雁沙踏破参差迹。
金莲窄小不堪行,独倚东风玉阶立。
废地久不居,荒秽难平治。
经营几朝暮,眼底无棘茨。
开门见南山,山若因君移。
五言成新咏,初不用意为。
陶谢无异源,韦柳相连枝。
平淡含道腴,好味同园葵。
贱子少年日,壮志生马驰。
句格喜孤峭,剑锋白差差。
有意不能达,竟日持纷丝。
投笔忽自笑,作者安敢期。
幸遇斲垩手,运斤与删釐。
毁誉不足信,明者贵自知。
君昔登瀛洲,物论咸称宜。
忽有万里行,雨雪歌来思。
济南一茅屋,如在瀛洲时。
学道苟无得,泪洒杨朱岐。
同年李夫子,尚恨君来迟。
万事一杯酒,共和新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