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居无远兴,晚憩傍深村。
涧涩水争道,桑空草托根。
断桥回老马,熟果聚饥猿。
解后僧同话,归来人掩门。
索居无远兴,晚憩傍深村。
涧涩水争道,桑空草托根。
断桥回老马,熟果聚饥猿。
解后僧同话,归来人掩门。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开篇“索居无远兴,晚憩傍深村”表达了诗人寻求一处幽静之地,以此为乐趣,晚上在深山里的村庄中安顿下来。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融入,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涧涩水争道”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山村溪流蜿蜒曲折,水流在石间跌宕前行的情景。接下来的“桑空草托根”则描绘了一幅农村风光图:空桑树和草丛相互依偎,生命力顽强地在大自然中生长。
“断桥回老马”和“熟果聚饥猿”,前者可能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物是人非,后者则显示了大自然中的生灵在寻找食物以维持生活,这些都体现了一种生命轮回、顺应自然的哲思。
最后,“解后僧同话”和“归来人掩门”,诗人可能是在描述与僧侣共处时的情景,以及日落之后人们各自返回家中,关上门扉的一幕。这里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沉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再现,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充满了对自然界深厚的情感与对人间繁华背离的超然。
良工捉笔写丹青,不异声诗月露形。
峰嶂叠成天莫造,烟云斡出地多灵。
枫明赤叶高无燄,菊吐黄花淡有馨。
勾引玩游双旆出,留连物色小车停。
银丝斫绘来湘水,绿蚁浮柑出洞庭。
盘薄正宜从绿野,淋漓便可泻银瓶。
塞边失马何须问,林外鸣禽亦可听。
为乐有心当及早,人生莫待鬓星星。
蓬莱山高凌紫烟,金银宫阙山之巅。
弱流不隔三万里,御风来往由飞仙。
仙人飘飘貌愉悦,服以綵霞佩明月。
人间虽闻却老方,物外尚秘长生诀。
白榆花开春又秋,九州胜景须臾游。
古今阿谁脱凡骨,暂来倏去难为俦。
长州彦士南州后,华诞初逢会宾友。
相携偓佺忽降临,劝以长生一杯酒。
笑翻舞袖歌新词,击节更有珊瑚枝。
年年此日愿来庆,无疆寿算堪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