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祥应庙优戏甚盛二首·其一》
《闻祥应庙优戏甚盛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空巷无人尽出嬉,烛光过似放灯时。

山中一老眠初觉,棚上诸君闹未知。

游女归来寻坠珥,邻翁看罢感牵丝。

可怜朴散非渠罪,薄俗如今几偃师。

(0)
注释
空巷:指街道上空无一人。
嬉:玩耍,游戏。
眠初觉:刚刚睡醒。
棚上诸君:棚顶上的人们。
游女:外出游玩的女子。
坠珥:失落的耳环。
邻翁:邻居老人。
朴散:质朴风俗的消散。
渠罪:他们的过错。
偃师:古代传说中的能工巧匠,这里比喻风气的兴起。
翻译
空巷无人尽外出游玩,烛光闪烁如同元宵节时。
山中的老者刚从沉睡中醒来,棚顶上的众人还不知热闹何时开始。
游荡的女子寻找失落的耳环,邻居老人看完后感叹世事变迁。
可惜质朴的传统不再,这并非他们的过错,如今浅薄的风气像多少个偃师(古代传说中的巧匠)一样兴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偏远山中古庙里举行的优伶(类似于现在的话剧或戏曲表演)活动的情景。诗人通过生动的笔触,将听众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环境之中。

"空巷无人尽出嬉,烛光过似放灯时。" 这两句描写了夜幕降临,街巷变得空旷,只剩下优伶表演者的欢声笑语和蜡烛跳动的光影,如同节日里放灯一样热闹。

"山中一老眠初觉,棚上诸君闹未知。" 这两句写的是山中的一个老者刚刚入睡,而庙宇中的表演者们却还在继续他们的戏剧活动,他们对此一无所知。

"游女归来寻坠珥,邻翁看罢感牵丝。" 游女可能是指观众中的一位女子,她回家时不小心丢失了耳环,而邻居的老人看过表演后,感慨万分,情感受到深深触动。

最后两句 "可怜朴散非渠罪,薄俗如今几偃师。" 表达了诗人对当世风俗的某种哀叹和不满,可能是觉得优伶艺术虽然受人喜爱,但在社会上并未得到应有的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场景描写,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民间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同子辉月下观梅二首·其一

风声不作寒无力,云翳才收月有华。

清兴牵人眠不得,开门共看古梅花。

(0)

致斋太一宫

斋洁奉惟馨,瑶台独自升。

楼迷五里雾,坛烛九枝灯。

珠馆来青雀,琁题射玉绳。

疏钟平野阔,古柏夕霏凝。

鹤扇真规月,仙衣可镂冰。

春茶泛云液,晓饭荐兰蒸。

弃药疑洪井,藏书类羽陵。

回瞻太帝室,飞槛更长凭。

(0)

折桂庵

李君馆此举明经,仕显声销岂足荣。

树有菩提僧不命,却将折桂榜庵名。

(0)

野墅夏晚

一抹生红画杏腮,半园沈绿锁桐材。

黄蜂衙退海潮上,白蚁战酣山雨来。

睡思几家金带枕,酒香何处玉交杯。

太阳西落波东去,惆怅无人唤得归。

(0)

起潜观心四绝词旨俱胜仍用非字奉酬以尽愚衷·其四

雾霭溟濛山缥缈,江波浩荡雨霏微。

头头总是吾家事,更要回归定失归。

(0)

飞花二首·其二

看花恰莫厌离披,花到离披亦自奇。

不是老夫无拣择,春风无日不花枝。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