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寒帘幕人疏酒。清供花枝瘦。垂杨曲锁翠云稠。
不放一襟诗思出高楼。画阑弓样弯新月。
愁听丁冬铁。玉阶连夜闹东风。
晓看一双胡蝶泣残红。
薄寒帘幕人疏酒。清供花枝瘦。垂杨曲锁翠云稠。
不放一襟诗思出高楼。画阑弓样弯新月。
愁听丁冬铁。玉阶连夜闹东风。
晓看一双胡蝶泣残红。
这首《虞美人》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沈泽棠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薄寒、酒意微醺、花枝清供、杨柳轻垂、月弯如弓、铁马叮咚、玉阶东风、蝴蝶泣红的生动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感与深情。
首句“薄寒帘幕人疏酒”,描绘了春日清晨,寒气未消,帘幕轻掩,人们在略带寒意的空气中饮着稀疏的酒,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下来,“清供花枝瘦”一句,将花枝比作清供,强调了花枝的清雅与瘦弱之美,暗示着春天的生机与脆弱并存。
“垂杨曲锁翠云稠,不放一襟诗思出高楼。”这两句通过描写垂杨的翠绿与密集,以及诗人欲借景抒怀却难以脱俗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对现实束缚的无奈。
“画阑弓样弯新月,愁听丁冬铁。”新月如弓,弯弯地挂在画阑之上,诗人愁绪难解,只能倾听铁马的叮咚声,这声音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忧愁与孤独。
“玉阶连夜闹东风,晓看一双胡蝶泣残红。”夜深时分,东风吹过玉阶,带来阵阵凉意,晨曦初现,一对蝴蝶在残红中哭泣,这一场景既美丽又哀伤,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事物的易逝。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木萧萧,风烈烈。
上有慈乌栖复惊,返哺无由夜啼血。
李家孝子闻之谩愁绝,白首双亲嗟死别。
昔年亲在未作官,家贫何以为亲欢。
如今有禄供甘旨,亲掩泉台呼不起。
呼不起,将奈何,寒云碧草山之阿。
逢人欲语泪先下,流作沧江千顷波。
总教风停木静乌飞去,孝子愁心终不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