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京分阃几登坛,为奉潘舆暂解官。
红日九重看渐近,白云千里望应宽。
金貂奕世元侯贵,银宫标题寿母欢。
归去可能忘报国,汉延犹拟繫楼兰。
旧京分阃几登坛,为奉潘舆暂解官。
红日九重看渐近,白云千里望应宽。
金貂奕世元侯贵,银宫标题寿母欢。
归去可能忘报国,汉延犹拟繫楼兰。
此诗《拱日依云卷为陈泰宁题》由明代诗人王弘诲所作,通过对陈泰宁的赞誉,展现了对忠诚与报国精神的颂扬。
首联“旧京分阃几登坛,为奉潘舆暂解官”,开篇即以陈泰宁在京城的显赫地位和暂时卸任官职的举动,描绘出其深谋远虑、顾全大局的形象。这里,“分阃”指分领军事,暗示陈泰宁曾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潘舆”则借用了古代帝王出行的车驾,象征陈泰宁受到尊崇的地位。
颔联“红日九重看渐近,白云千里望应宽”,运用了红日与白云的意象,分别象征着权力与自由。随着红日逐渐接近,预示着陈泰宁即将回归权力中心;而千里之外的白云,则代表了广阔的视野与自由的心境。这两句诗巧妙地表达了陈泰宁在权力与自由之间寻求平衡的智慧。
颈联“金貂奕世元侯贵,银宫标题寿母欢”,进一步赞美陈泰宁家族的荣耀与对母亲的孝顺。金貂是古代官员的标志,此处喻指陈泰宁家族世代显赫;“银宫标题”则可能是指陈泰宁为母亲举办盛大庆典,表达对母亲的敬爱之情。这一联不仅体现了陈泰宁个人的高尚品德,也彰显了其家族的辉煌成就。
尾联“归去可能忘报国,汉延犹拟繫楼兰”,表达了陈泰宁即便归隐,也不会忘记报效国家的决心。这里的“汉延”借指陈泰宁的国家,而“繫楼兰”则是引用了汉代名将李广抗击匈奴的典故,象征着陈泰宁即使退居幕后,心中仍怀有为国效力的壮志。这最后一联既是对陈泰宁忠诚与责任感的高度赞扬,也是对其未来可能贡献的期待。
综上所述,《拱日依云卷为陈泰宁题》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陈泰宁作为一位忠诚爱国之士的形象,以及其在权力与自由、家族荣誉与个人责任之间的智慧抉择。这首诗不仅是对陈泰宁个人品质的赞美,也蕴含了对忠诚与报国精神的深刻颂扬。
彭蠡之口两石钟,上下壁立金芙蓉。
何年鼓铸出炉冶,造化融结当鸿蒙。
山灵昔闻诉真宰,帝令疏凿驱鬼工。
雕锼险陋向山麓,空洞穴隙纷玲珑。
鸣声底用事撞击,自有巨浪乘长风。
何殊张乐洞庭野,大音迭奏闻金镛。
五老分明俯垂听,鉴鍧撼荡冯夷宫。
尔来世历千万古,至今追蠡悬高空。
坡仙当年适临汝,沿洄南去路自通。
平生好事此足见,放棹特过湖水东。
明月夜抵绝壁下,怪石正与风涛冲。
噌吰镗鞳互响应,寓目始得穷奇踪。
此景居民久应识,口不能道嗟渔翁。
诗成援笔叹且笑,汉人语简唐人庸。
我皇曾此戮鲸鳄,攀崖上登山阁中。
龙香落纸洒宸翰,沧江夜夜光如虹。
忆昔皇华使荆楚,奈予王事方匆匆。
天生佳景不一到,怅望思逐南飞鸿。
王君旧隐此游衍,要我作诗抒素胸。
不知夙愿可偿否,汎月来游追长公。
《湖口石钟山为库部王郎中恕赋》【明·倪谦】彭蠡之口两石钟,上下壁立金芙蓉。何年鼓铸出炉冶,造化融结当鸿蒙。山灵昔闻诉真宰,帝令疏凿驱鬼工。雕锼险陋向山麓,空洞穴隙纷玲珑。鸣声底用事撞击,自有巨浪乘长风。何殊张乐洞庭野,大音迭奏闻金镛。五老分明俯垂听,鉴鍧撼荡冯夷宫。尔来世历千万古,至今追蠡悬高空。坡仙当年适临汝,沿洄南去路自通。平生好事此足见,放棹特过湖水东。明月夜抵绝壁下,怪石正与风涛冲。噌吰镗鞳互响应,寓目始得穷奇踪。此景居民久应识,口不能道嗟渔翁。诗成援笔叹且笑,汉人语简唐人庸。我皇曾此戮鲸鳄,攀崖上登山阁中。龙香落纸洒宸翰,沧江夜夜光如虹。忆昔皇华使荆楚,奈予王事方匆匆。天生佳景不一到,怅望思逐南飞鸿。王君旧隐此游衍,要我作诗抒素胸。不知夙愿可偿否,汎月来游追长公。
https://shici.929r.com/shici/ldi8fsTV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