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雀置酒迷天翁,下方小儿偷六龙。
南箕北斗乱无主,巍巍阊阖无人通。
阴霾遍地戏灵怪,百神屏息雷霆聋。
杞人忧死有谁恤,女星欲补难为功。
日月天两眼,不知何物蒙。
万人仰面泣,云有蚀光虫。
我识两曜明未减,上下只隔云一重。
愿嘘壮气成长风,顷刻一扫障翳空。
鬼神正职掌,星斗安其宫。
庆云甘露作衣食,四海万国瞻天容。
白雀置酒迷天翁,下方小儿偷六龙。
南箕北斗乱无主,巍巍阊阖无人通。
阴霾遍地戏灵怪,百神屏息雷霆聋。
杞人忧死有谁恤,女星欲补难为功。
日月天两眼,不知何物蒙。
万人仰面泣,云有蚀光虫。
我识两曜明未减,上下只隔云一重。
愿嘘壮气成长风,顷刻一扫障翳空。
鬼神正职掌,星斗安其宫。
庆云甘露作衣食,四海万国瞻天容。
这首诗《短歌行(其五)》由清代诗人黄人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天地间风云变幻、自然现象与神话传说交织的画面。
开篇“白雀置酒迷天翁”,以白雀设宴,引出天上的神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欢快的氛围。接着“下方小儿偷六龙”,将人间的小儿与天上的六龙巧妙结合,既展现了人间的活泼,又暗示了对天界的向往和挑战。
“南箕北斗乱无主,巍巍阊阖无人通”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南箕、北斗星混乱无序的状态,与高耸的天门——阊阖门的闭塞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天地间的秩序被打破,同时也预示着某种变革即将到来。
“阴霾遍地戏灵怪,百神屏息雷霆聋”描述了阴云密布、灵异现象频发的景象,百神都屏息以待,雷声也仿佛被压抑,营造出一种紧张而神秘的气氛。
“杞人忧死有谁恤,女星欲补难为功”借用典故,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忧虑以及对宇宙秩序的思考。同时,也暗含了对女性力量的赞美,女星虽有修补之心,却难以实现。
“日月天两眼,不知何物蒙”将日月比作天的眼睛,形象地表达了对遮蔽天空之物的疑问,隐喻了对现实世界中阻碍光明的因素的批判。
“万人仰面泣,云有蚀光虫”描绘了人们因日食而哭泣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现象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我识两曜明未减,上下只隔云一重”诗人自述,尽管外界混沌,但自己深知日月光明并未减少,只是被一层云雾遮挡,表达了对真理和光明的坚信。
“愿嘘壮气成长风,顷刻一扫障翳空”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自己的力量,清除遮挡光明的障碍,恢复天地间的和谐与秩序的愿望。
“鬼神正职掌,星斗安其宫”强调了鬼神在宇宙秩序中的角色,星斗各司其职,维护着宇宙的稳定。
“庆云甘露作衣食,四海万国瞻天容”最后两句描绘了祥云甘露滋润万物,四海之内的人们仰望天空,象征着和平与繁荣的到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宇宙、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语默本无常,此道知者寡。
君子默诸心,志气纳陶冶。
至神所安潜,可使万物化。
精微与道契,密不见纤罅。
世俗默在口,钤若偶人者。
至其中所骛,逐逐散万马。
我来观默庵,虚白非外假。
天地冥毫芒,今古一昼夜。
物至纷无穷,酬酢甚闲暇。
清净老聃烛,寂寞扬氏驾。
养此将有行,性命妙天下。
相对坐终日,心惬如嘬炙。
赋诗尚何言,聊为默庵谢。
方当炙手已寒灰,倚伏循环可动怀。
试问华堂歌舞妓,几人曾以玉为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