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号神君,民歌众母;国有桢干,士赖楷模。
- 鉴赏
此联巧妙地集合了多个字,以“吏号神君,民歌众母;国有桢干,士赖楷模”为内容,展现了对官员、民众、国家与士人的深刻理解与赞美。
首先,“吏号神君”,将官吏比作神明,表达了对官员在治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性和神圣性的高度评价。这里的“神君”不仅指出了官员的权威性,也体现了人民对其道德品质和公正执法的期待。
接着,“民歌众母”,通过“歌”字形象地描绘了民众对优秀官员的颂扬之情,而“众母”则强调了官员如同母亲一般,养育着百姓,关心民生疾苦,给予温暖与关怀。这一句既体现了民众对官员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官员在民众心中的崇高地位。
“国有桢干”,桢干在这里比喻国家的支柱,象征着国家的稳定与繁荣。这句话强调了国家需要有坚实的根基和稳固的支撑,以此来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
最后,“士赖楷模”,“士”指的是士人或知识分子,他们作为社会的精神领袖,需要有可遵循的榜样。“楷模”则是指值得学习和效仿的典范。这句话表达了对士人应具备高尚品德、卓越才能和社会责任感的期望,强调了他们在社会发展中起到的引领作用。
整体来看,这副集字联通过精炼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对官员、民众、国家与士人的尊重与期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责任、道德与社会和谐的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莫子偲游赵州赴陈刺史之招
黄沙舞风白日晡,眲叟束书戒仆夫。
何事犯寒须冻结,南渡衡滱饥来驱。
臣朔履破不足道,君亦如此堪卢胡。
蚤年高名动帝都,西南郑莫称两儒。
犍为文学毋敛尹,三千年上攀为徒。
涩体惯作孟郊语,瘦硬能为李潮书。
今年京国朋不孤,瑰琦跌宕刘与吴。
经生壮士各异态,臭味自合无差殊。
刘归吴逝君去国,远游宝璐何人沽。
君诗送我西山麓,重裘装缠秋林疏。
我歌送君燕市外,剑筑萧瑟冬原枯。
勿饮赵茶浇赵酒,平原公子无时无。
乙酉除夕病卧苏村
匆匆时序去如烟,卧病江村更惘然。
避债并无痴可卖,祭诗幸有稿成编。
老妻解诵送穷作,寿母分将压岁钱。
正欲团圞寻剧饮,不堪枨触送华年。
红白梅花次第新,明朝元日恰逢春。
桃苻灯火明终夜,竹爆儿童闹比邻。
壮志常怀千古恨,流光易老百年身。
无多笑语催残漏,坐听林鸟燥响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