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净慧寺四绝·其四》
《净慧寺四绝·其四》全文
元 / 鲜于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学道当知髓与皮,圣门壶奥要探窥。

十年来往临平道,争信山中有许奇。

(0)
鉴赏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鲜于枢所作,名为《净慧寺四绝(其四)》。诗中探讨了修道之学,强调了深入理解其精髓的重要性。诗人在临平道上行走多年,见证了山中的奇异景象,以此表达对自然与道学之间深刻联系的感悟。

“学道当知髓与皮”,开篇即点明学习之道不仅在于表面(皮),更在于内在的核心(髓)。这句诗暗示了修道者需要深入探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核心,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

“圣门壶奥要探窥”,进一步强调了探索圣人之道的深奥之处,如同窥视壶中的秘密。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圣人的智慧比作壶中的奥秘,需要人们用心去探寻和领悟。

“十年来往临平道”,描述了诗人长时间在临平道上行走的经历。这不仅是对时间的流逝的感慨,也是对不断探索、不断积累的过程的描绘。通过这一句,诗人展现了自己对道学追求的执着和耐心。

“争信山中有许奇”,最后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山中奇景的赞叹。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内在精神世界丰富性的肯定。它暗示了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愿意用心去发现,就能找到许多令人惊奇的事物,无论是自然界的奇迹还是内心世界的宝藏。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修道、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宇宙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鲜于枢

鲜于枢
朝代:元

鲜于枢(1246-1302),元代著名书法家。字伯机,晚年营室名“困学之斋”, 自号困学山民,又号寄直老人。祖籍金代德兴府(今张家口涿鹿县),生于汴梁(今河南开封)。汉族,大都(今北京)人,一说渔阳(今北京蓟县)人,先后寓居扬州、杭州。大德六年(1302)任太常典薄。元世祖至元年间以才选为浙东宣慰司经历,后改浙东省都事,晚年任太常典簿。好诗歌与古董,文名显于当时,书法成就最著。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新元史》有传。
猜你喜欢

铁板嶂

丹山碧水中,独黑何傲岸。

石丈倘参禅,居然是铁汉。

(0)

正平过我次韵

蓬户从今永不关,早潮相过暮潮还。

提壶有鸟知人意,付钵无花破汝颜。

死饱死饥谁草草,集枯集菀孰閒閒。

此生自断休天问,小隐何妨学买山。

(0)

嘲拄杖

老来此物最相需,位置先防妥贴无。

却笑扶人原仗汝,自家犹是要人扶。

(0)

幽居四首·其四

寂寞寒缸拥百城,圆曦倏又照窗明。

少陵词赋工无益,开府文章老更成。

要看黄花持晚节,怕听翠竹起秋声。

几时真遂田园乐,头白还堪负耒耕。

(0)

拂水山庄

绿野尚湖北,红桥乌目西。

落花眠犬吠,垂柳影鸠啼。

景以文章布,山因富贵迷。

主人登垄断,门锁夕阳蹊。

(0)

新安道中

连辔催行急,惊尘扑面迷。

柳风寥驿路,涧石滑征蹄。

山势群趋洛,关形独护西。

伤心憔悴事,枯麦与遗黎。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