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风》
《秋风》全文
明 / 宗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秋风吹万里,一夜过扶桑。

落叶碎难扫,孤鸿高自翔。

登楼来朔雨,倚剑下胡霜。

闻道喻关使,飞书入建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风带来的辽阔与深远,以及自然界的静谧与壮丽。首句“秋风吹万里,一夜过扶桑”以秋风为引子,展现了风的无垠与力量,仿佛一夜之间,秋风跨越了遥远的距离,穿越到了东方的扶桑之地。这种景象既壮观又神秘,激发了读者对远方世界的想象。

接着,“落叶碎难扫,孤鸿高自翔”两句,通过对比落叶的零落与孤鸿的自由翱翔,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两种不同状态。落叶虽碎,却无法清扫,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万物的更迭;而孤鸿则在高空中自在飞翔,象征着独立与自由的精神。这两句诗通过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多样性的感慨和对自由的向往。

“登楼来朔雨,倚剑下胡霜”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登楼观雨,倚剑望霜,不仅体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现象时的冷静与深思,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朔雨和胡霜分别代表了北方的寒冷与南方的湿润,这两种极端的气候条件,或许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挑战,同时也预示着希望与生机的存在。

最后,“闻道喻关使,飞书入建章”两句,以外交使者传递消息的场景结束全诗,寓意深远。喻关使的行动,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信息传递的重要性,也暗含了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对和平与繁荣的追求。飞书入建章,象征着信息的迅速传播和决策的高效执行,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沟通与治理的高度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秋风、落叶、孤鸿、朔雨、胡霜等自然景象,以及外交使者的活动,构建了一个既广阔又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宗臣

宗臣
朝代:明   字:子相   号:方城山人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生辰:1525~1560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猜你喜欢

甲申春谒陵回銮路经盘山有僧智朴呈接驾诗即用原韵二首·其一

廿载常轻步,年华去莫从。

古松分远近,老衲自舂容。

问及当时景,犹疑隔岭重。

山高劳脚力,来往遍云峰。

(0)

赐超玉和尚

秦晋山河巡幸毕,回銮揽辔历新中。

忽闻梵语如风送,疑是江南话桂丛。

(0)

维扬雨霁

二十四桥夜雨收,蜀冈阜下水西流。

禅心欲定沾泥絮,不为繁华紫绮裘。

(0)

康熙三十二年六月赐总督佛伦

东表闻风化,西秦作雨霖。

扬清知疾苦,激浊勉官箴。

旷世孤芳节,超伦千古心。

封疆资大吏,抚育代忧深。

(0)

苦热戏作

数年不见歊蒸热,于今炽日最难当。

披襟气蹙三庚远,近榻神昏九夏长。

烦暑时侵高阁上,炎光每到小楼傍。

微凉须动清风扇,勉力勤民阅奏章。

(0)

晚过李靖庵二首·其二

苍茫绝顶树参差,落日还营过竹篱。

念及凌烟留姓字,独于古壁一题诗。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