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绿绮琴,其材出空桑。
金徽映玉轸,音韵锵琳琅。
上弦感薰风,下弦来凤皇。
世耳不欲闻,子期今则亡。
愿持献重华,路阻川无梁。
我有绿绮琴,其材出空桑。
金徽映玉轸,音韵锵琳琅。
上弦感薰风,下弦来凤皇。
世耳不欲闻,子期今则亡。
愿持献重华,路阻川无梁。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刘基所作的《感怀三十一首》中的第二十二首,以琴为媒介,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与志向。诗中,"绿绮琴"象征高雅的艺术品,"空桑"则寓意稀有和珍贵。"金徽映玉轸,音韵锵琳琅"描绘了琴的精致工艺和美妙音色,如同凤凰鸣叫般动听。
上弦的琴声唤起对和煦春风的联想,下弦则引来凤凰的意象,暗示着诗人期待的贤明君主如舜帝重华般的圣德。然而,现实是"世耳不欲闻,子期今则亡",意指世人不理解或欣赏这样的音乐,知音如钟子期已不在。最后,诗人表达了将琴才献给理想君主的愿望,但道路受阻,无法实现,反映出他对时局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琴声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社会和知音的渴望,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感慨,体现了刘基深沉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才华。
溪水激激山攒攒,苍崖腹封壁四环。
一门中嚂俯惊澜,造物为此良有源。
坡颠窍塞沦九渊,吐吞龙螭殆非然。
又疑猛将血战还,斩此欲守规为门。
至今惨恻风夜寒,杀气袭水为屈盘。
山重地僻道路偏,此境安得与祸连。
反复不得意所安,将必有理愧莫原。
山川幽深适素尚,辙蹂万坚穷跻骞。
生平所更了可记,怪特若此殆未观。
崆峒地首久茫昧,自此稍欲信所传。
排云径上淩巀薛,力弱盛恐乘以蹎。
西光戛戛下岩壑,取酒更为山留连。
夜雨声绵绵,朝雨势未歇。
行役良间关,炎歊暂祛遏。
蘋藻香幽幽,陂池水活活。
咫尺迷见闻,淋漓彻衣褐。
坎泥甚胶凝,塍路无尺阔。
饥僮与羸骖,十步九颠蹶。
攲鞍髀欲僵,风盖手屡脱。
惊目不暇瞬,危魂亦已怛。
处险贵能安,欲速或未达。
圣禹尝輴行,文公尚胡拔。
彼勤事业大,吾劳簿书末。
香城到长堤,轩眉解蹙頞。
大道吾所归,宁为险途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