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纸风偏透,衾裯冷不胜。欹枕挑灯诗又成。听。
更鼓最无凭。同云暝。檐花滴到明。
窗纸风偏透,衾裯冷不胜。欹枕挑灯诗又成。听。
更鼓最无凭。同云暝。檐花滴到明。
这首明代杨慎的《金字经·二首(其二)江上晚归》描绘了一幅秋夜归家的画面。"窗纸风偏透"写出了夜晚微风透过窗户,使得室内有些许凉意,暗示着秋夜的寂静和深沉。"衾裯冷不胜"进一步强调了寒意,表达出诗人独处的孤寂与寒冷。
"欹枕挑灯诗又成",诗人斜倚枕头,借着灯光继续创作诗歌,显示出他的才情和对文学的热爱,同时也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寄托。"听。更鼓最无凭"通过听不见准确的更鼓声,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知,以及生活的不确定感。
"同云暝。檐花滴到明",描绘了乌云密布,檐头的水滴滴落,直至天明,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寓言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漫长的等待。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展现了诗人晚归时的孤寂心境和对生活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