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年浪迹沈攸之,此地风流黄大痴。
泖水峰岚图入画,海天烟月咏成诗。
君身自是有仙骨,客路无如少故知。
千里好善惟独赏,相思莫使雁音迟。
频年浪迹沈攸之,此地风流黄大痴。
泖水峰岚图入画,海天烟月咏成诗。
君身自是有仙骨,客路无如少故知。
千里好善惟独赏,相思莫使雁音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沈梧与友人黄大痴在华亭相聚的情景,以及对过往岁月中海上风光变化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艺术的热爱。
首联“频年浪迹沈攸之,此地风流黄大痴”,以历史人物沈攸之与当代友人黄大痴相提并论,表达了对黄大痴才华横溢、风度翩翩的赞美。沈攸之是南朝宋的将领,以其勇猛和智谋著称;而黄大痴则是诗中的友人,以其艺术成就和风雅气质被提及,形成古今对比,凸显了黄大痴的独特魅力。
颔联“泖水峰岚图入画,海天烟月咏成诗”,描绘了泖水的山水之美,以及海天之间烟月的诗意景象。泖水峰峦叠嶂,云雾缭绕,仿佛一幅精美的画卷;海天一色,烟波浩渺,月光洒落,构成了一幅动人的诗篇。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和欣赏能力。
颈联“君身自是有仙骨,客路无如少故知”,表达了对黄大痴独特气质的赞赏。这里的“仙骨”不仅指黄大痴超凡脱俗的气质,也暗含了对其艺术造诣的极高评价。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不舍之情,“客路无如少故知”意味着在旅途中最让人感到孤独的就是失去了老朋友。
尾联“千里好善惟独赏,相思莫使雁音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无论相隔千里的距离,只要心中有美好的事物,就能独自欣赏。同时,诗人希望友人之间的思念之情不要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变得迟缓,表达了对友谊长存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友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学的追求和对真挚情感的珍视。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清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