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应贡过彰德次韵呈张见室》
《应贡过彰德次韵呈张见室》全文
明 / 王以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北度邺城春欲尽,霏霏细雨湿征裘。

长亭共醉一杯酒,客路今开两月愁。

堤柳风翻搀燕舞,石桥影落入漳流。

不堪回首西山暮,怅望白云天际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春尽时节,北渡邺城(今河南安阳附近)的场景。诗人通过细雨湿润的征衣,长亭中的酒宴,以及堤柳摇曳、石桥投影等意象,表达了对远方家园的无限思念和旅途中两月时光的愁绪。

北度邺城春欲尽,霏霏细雨湿征裘,是诗人在告别春天的同时,感受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寒冷。霏霏细雨如同无情的时光,不仅让征衣湿透,也浸润了诗人的心田。

长亭共醉一杯酒,客路今开两月愁,长亭作为古代行人休憩之所,这里与朋友共饮的画面,却也只能暂时抚慰旅途中的寂寞。两月的时间,对于远行的人来说,无疑是一段漫长而沉重的心路歷程。

堤柳风翻搀燕舞,石桥影落入漳流,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宁静与愁绪之深。堤边的柳树随着春风摇曳,与飞翔的燕子交织成一幅生动画卷,而石桥下漳流的倒影,则如同诗人心中的忧思,无法触摸却又无处不在。

不堪回首西山暮,怅望白云天际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西山暮色,不仅是自然景观的美,也是诗人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感依恋。而那遥远的白云,更像是连接着现实与梦想,诗人仰望天际,只能在心中无声地叹息。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旅途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王以悟
朝代:明

王以悟,字惺所。河南陕县东凡人。明代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中进士,任邢台令。邢台遭荒灾,他上报朝廷求援,设粥棚、置棉衣,救济贫民。他亲自检查救灾事项,还用自己俸禄,赎回穷人卖掉的妻室儿女。天启元年(公元1622年),他调任山西参政,单车就道,行李简陋。后辞官回乡,隐居不仕,专门从事办学。他与张抱初、张春宇,吕豫石等文人学士培育了众多学生。他还著有《常惺惺稿》10卷,《解缚编》2卷。他教授学生著书立说,去世后,在陕州城内建有祠堂。
猜你喜欢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三一七

青天无涯,白云不羁。流水抱山转,征人踏月归。

应以比丘得度者,个般形像对来机。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四八

山寒露风棱,水瘦褪沙痕。

劫空须到底,用妙不循根。

宗派谁传衣钵,他家自有儿孙。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五七

眼深眉长,口阔面黄。秋月破夜色,古涧含秋光。

念萌自得出没像,功转不落偏正方。

拈起能来应机用,者回触处露堂堂。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六十二

净而纯中无一尘,纯而净中有万应。

眼睛明,鼻孔正。

更将折箸搅沧溟,令彼龙鱼知水为命。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五八

默而不凝,照而不流。关捩虚而活,机轮转处幽。

闲云淡而无雨,野水清而有秋。

要将平等一如相,著在森罗万像头。

(0)

禅人写真求赞·其九

床倚杖藜,权名住持。久默钳口,一笑伸眉。

云水谁相问,家风自不知。

明白宁居兮河空月转,寂寥无象兮雨霁天垂。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